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李艺 文/图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被誉为广西体操希望之星的杨兰斌带给观众很多惊喜,邓宝森、邓宝鑫、贤永焜、贤永焯等小运动员也有上佳表现。赛场外,在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一群几岁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一个体操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也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期待自己闪耀赛场的那一天。
体操世界冠军曾从这里走出去
每个工作日的下午,都可以看到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背着自己的水壶,在教练的带领下,走进位于桃源路的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体操练功房练习基本功。他们的师姐、体操世界冠军韦筱圆,当年也在同一个练功房苦练基础,走向世界舞台。
▲韦筱圆当年在练功房训练。黄志光供图
体操教练黄志光介绍,现在体校里大约有80个学龄前的孩子,有些是他们去幼儿园挑的好苗子,有些是家长主动送来的。“我们会挑那些活泼好动胆子大、动作灵活协调性好的孩子。”在基层执教多年,黄志光早已练就火眼金睛,只要去幼儿园活动场看一圈,就能发现练体操的好苗子。
正在练习体操的孩子中,最小的才4岁,最大的7岁。在体操运动员培养体系里,这个年龄段属于最基础的学习阶段。这些孩子花3年时间打好基础之后,部分优秀学员会输送到上一级体校继续练习体操,也有孩子转项,练习蹦床、跳水或是技巧。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体操训练的基础之后,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会优于同龄人,从事其他项目的训练也会更有优势。
场馆里有泪水也有笑声
下午2时半,“训练”准时开始。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这是孩子间的玩闹:所有人脱鞋之后先飞奔到蹦床区蹦跶起来,而后在教练的要求下,又你追我赶跑步热身。正式训练开始后,孩子们被分为两拨,年龄稍大的在教练的监督下,进行压腿、抬腿等基础训练;另一拨年龄更小的孩子,则开始学习倒立。
▲小队员在做压腿练习。
11月14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在别的孩子挥汗如雨时,也有孩子游荡在训练场里,不停地转动各种器械。
黄志光说,这些“到处晃悠”的孩子一般都是刚来的,孩子的天性会让他们对各类器材感到好奇。
学习倒立的孩子,歪歪扭扭地靠墙倒立了一会儿之后,就上平衡木“玩”起来了,在宽10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黄志光也不反对这些孩子玩闹,他说:“他们还在启蒙期,要感受体操的乐趣才能坚持下去。”
▲小队员在韦筱圆当年训练的平衡木上练习。
另一边,正在突破极限的孩子中,已经有人开始哭泣。廖培酉今年5岁,柔韧性好,已经练体操一个学期。压腿时,腿绷成一条直线,让教练忍不住夸赞。强大的拉升感,也让她疼得泪水直流。疼归疼,她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没有落下一组动作。
▲廖培酉咬牙坚持。
今年7岁的陆钰源,对这些韧带训练习以为常。训练时,她会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去“收紧核心”“胸贴地”“手往后找腿”……她说,自己刚开始训练时也会疼得大喊大叫,但现在已经习惯,练习体操让她觉得很有乐趣。
“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韦筱圆当年也是这样。”黄志光说,他清晰地记得年幼的韦筱圆稳定、沉着、训练认真,比同龄人胆子更大,很少怯场。“训练的时候鼓励她,动作完成得更好。”黄志光笑着说。
▲教练纠正孩子动作。
小健将也有大梦想
前几天,学青会的体操比赛在南宁进行得如火如荼,黄志光也带着这群孩子去赛场长见识,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看着大哥哥大姐姐在场上的精彩表现,这些孩子回来之后,训练更积极了。“很多孩子都过来跟我说,以后也要拿金牌,上领奖台。”黄志光说。
“我想做世界冠军。”陆钰源说。小小年纪的她讲出自己的梦想时,眼神是那般的坚定。目前,她已经参加了2023年广西体操锦标赛青少年丁组的比赛,并获得团体冠军。夺冠之后,爸爸妈妈特意带她去吃自助大餐以示鼓励。
同样获得团体冠军的廖梦琪也大声地告诉记者:“我的偶像是韦筱圆姐姐,向她学习,拿世界冠军。” 廖梦琪是防城港人,不能每周都见到爸爸妈妈,独自在邕城训练,想家的时候,会“在心里默默想”。比赛获得好成绩后,父母在她今年生日时送给她一个电话手表,她也期待未来收获更多的金牌。
在场的其他孩子对记者说,他们的梦想也和廖梦琪一样,希望将来能够站上世界的领奖台。这群眼里有光的孩子,伴随着梦想的步伐,在童年的时光里跳跃着、旋转着、磨砺着……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郭燕群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