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29.9元可充值100元话费?部门:醒醒,别信!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29.9元可充值100元话费”“49.9元可充值200元话费”…… 近段时间,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网上看到话费充值优惠弹窗广告,点击链接下载不同的App后,到手的全是“话费券”,充值不到账,金额也难以退回。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实测发现,这类优惠活动套路满满,100元话费券要充值15次才能用完,还存在变相强制收集个人信息。对此,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切勿相信折扣偏离正常价格的充值服务,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29.9元充100元话费?上万人被坑难退费

2月14日,林先生在刷微博时,看到一条微博称“29.9元享100元话费优惠券”,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说成功到账了。于是,他也想“薅羊毛”,打开链接后跳转到一个页面,要求下载“超值权益”App。他输入手机号码操作一番后,充值了29.9元,以为能得到100元话费,不料到手的全是话费优惠券。

“5张10元券,10张5元券,每次只能用一张,每个月只能用一次。”林先生说,他试着充值100元话费,用掉一张5元券后,要求他再支付95元,结果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话费仍然没到账,“没有退款选项,客服电话没人接,100多元算是被坑了”。

▲优惠券有效期只有1个月,但每月只能用一张。

甘女士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今年1月,她购物时用手机扫码支付后,突然跳出一个“送200元话费”的页面,按照提示操作分别下载了两个App,花49.9元充话费后并没有200元到账,拨打人工客服电话无响应,退订也没有用。

▲网上49.9抵200元的广告。

3月15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留言投诉这类“低价话费陷阱”。仅在某投诉平台就能搜索到1.2万余个相关匹配结果,网友遇到这类广告的概率很大,广告来源也很广泛,短视频、支付软件、购物网站、生活服务平台等都有弹出。

网上投诉信息显示,网友投诉的包括淘省省、惠省星、神奇特权、整点花、乐省喜报、小芒特区、得利甄选、超值权益等数十个平台,认为商家虚假宣称欺骗消费者。目前,一些网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维权并收到对方退款,但更多的人反馈,这29.9元“打水漂”了。

“低价”话费套路满满,活动规则藏角落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分别咨询三大通信运营商客服,对方均表示并未推出过充值29.9元能到账200元话费的活动。一名客服人员表示,官方平台偶尔有话费充值优惠活动,但优惠幅度不会这么大。

“29.9 元可充值100元话费”玩的是什么套路?为什么这么多人“掉坑”?3月15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打开多个弹窗广告或链接进行测试。

▲想要低价充话费,要先下载App。

在微博上,一个名为“手机话费营业厅”的账号,仍发布有“49.9 元可享200元话费券”的活动链接,还写着“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的字样,下方评论达到2.9万条。在点开点微博中的链接后,跳转到一个名为“惠省钱”的页面,几乎占满手机屏幕的红色窗口弹出提示,“恭喜你获得话费券包”,下方有3个红包,随机点击一个后出现了100元的字样,但需要支付3分钱后才能领取。

▲随意打开红包都能领到话费券包。

记者输入手机号码点击“立即充值”按钮后,页面随即跳转到29.87元的支付页面,收款方显示为四川中屹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时能用29.9元得到100元话费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立即充值”的下方,还隐藏着一个话费优惠券包说明,需要下拉屏幕才能看到。这个“说明”显示,所谓的100元话费实际为5张10元满减券和10张5元满减券。

随后,记者又通过弹窗广告链接下载、打开“超值权益”和“应用魔法师”两款App,点开活动链接,首页都有砸金蛋或抽奖活动,满屏都是“用户某某某获得100元话费券”等内容,几乎每个人都能获得100元或200元话费券包。此外,记者还发现,这些页面不停跳转到其他抽奖活动页面,有的还要求花29.9元成为会员,然后才能得到话费券包,付款方分别指向杭州、郑州、北京的多家公司。

▲平台上的话费券充值页面,活动规则藏在右上方。

根据记者的计算,如果想把这100元话费券使用完,则需要充值15次,花费1500元。有趣的是,限定至少15个月才能用完的优惠券,有效期却只有1个月。

平台涉嫌虚假宣传,部门发出消费提示

记者在探访中还了解到,在进入充值界面之前,必须要点击广告界面下方的“提交视为阅读和同意个人信息授权与保护声明”,平台将收集消费者手机号码、手机硬件等信息,如果不勾选该项,消费者将无法进行下一项操作。如此一来,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极大。

“这些‘话费充值套路’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还可能涉及过度索取消费者手机上的各种权限、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建强说,商家以低价充值噱头来引流,广告正文若没有在显眼位置标注规则,利用文字“打擦边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3月15日,针对消费者“低价话费充值陷阱”问题,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对低价打折充值需保持理性,切勿贪图便宜而盲目地选购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特别是对于网上宣传的“金额较高、优惠幅度大”的低价话费充值,要提高警惕,不盲目下载不规范存在有风险隐患提示的App,也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谨防泄露个人信息等陷阱,不要将证件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告诉对方,切不可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的情况下,直接将钱款汇入对方账户。

此外,消费者交易后注意保存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及电子账单等相关信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与卖家沟通,申请退款,协商不成,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发起维权投诉或及时拨打12345、12315热线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