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金秀瑶寨:“爬楼”对歌演绎瑶式浪漫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①

阅读数:42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梁冰欣 记者:巫碧燕
点击查看

编者按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一些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有的“情人节”。七夕到来之际,本报推出“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系列策划报道,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少数民族婚恋风俗的人文魅力吧。

金秀瑶寨:“爬楼”对歌演绎瑶式浪漫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①

地灵侗寨:百家宴上侗族青年牵手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②

百色隆林:苗族小伙爬杆吹笙,争当坡场最靓的仔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③

防城港东兴:对歌、用脚尖踢沙互诉情谊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④

=======================================================

每年春播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就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山瑶的情人节。这段时间,总有男青年借着月色,“爬楼”进入心仪女孩的闺房,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一盆“无情”的冷水,也可能是一件“含情”的信物。时过境迁,“爬楼”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但美好而欢乐的“瑶式”浪漫依然在大瑶山上演。

▲白天,爬楼也是青年男女逗趣的方式。罗午钰摄

农闲爬楼觅佳偶

茶山瑶各寨地势和气温差异大,插田时间有先有后,寨子之间有互助的传统,插完一村再插一村。于是,未婚青年男女便趁插田之机寻觅意中人,相中后,待农闲时再想方设法接近。

▲视频截图茶山瑶的青年男女通过在劳动中互助生情愫。陶峰摄

茶山瑶民居在大门一侧上方设有吊楼,吊楼内的房间被“不约而同”地分给了待字闺中的姑娘。这样,男青年就有机会从大门爬上吊楼,与房内的姑娘对歌求爱。这就是茶山瑶“爬楼”传统。

“我亲眼见过爬楼咧!”金秀瑶族自治县原文化局干部苏荣生对此记忆犹新,小伙子若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会拒绝开门,或者迎头浇上一盆冷水;若姑娘中意,就会打开房门,一起对歌,离别时,还会送小伙一双农历七月初七这天精心编织的六杠草鞋。“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含蓄的茶山瑶姑娘,就这样借着七夕表达爱意”。

演员搭档成夫妻

据悉,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金田村委孟村屯,70后男子陶金海便是通过“爬楼”收获了一段美好姻缘。

▲茶山瑶接亲。陶峰摄

2000年,陶金海考进县里的文工团。排演节目时,导演总“有意无意”地安排他和一个姑娘搭戏。戏里,七八对青年男女聚在吊脚楼下歌舞逗趣,好不欢乐,姑娘“悄悄”把一个装着香灵草的香包塞给了陶金海。夜幕降临,伙伴们渐渐散去,拿着香包的陶金海还在痴痴地望向姑娘的阁楼。

最后,他鼓足勇气,找来了木桩子垫脚,爬上了吊脚楼,推开为他虚掩的房门……

“那时候,大家还年轻,害羞得很,导演总说我们演得不到位,一遍一遍地来,要我们‘再用情一点’‘放开一点’。”陶金海至今想起脸上还跟火烧似的。

月光下爬楼的热辣心跳,或许真的能催生少男少女的情愫。戏里的姑娘在戏外给陶金海包粽子、送点心,再后来成了陶金海的妻子。现在,两人已携手走过20年,陶金海内心甜蜜不减:“她做的点心可真好吃。”

▲月光之下情意绵绵。金秀融媒体中心供图

瑶式浪漫传播广

2012年,陶金海离开县文工团,回到本村成立了罗汉山瑶寨民族风情表演中心,担任法定代表人。2021年,表演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的文化产业基地。

现在,表演中心依然围绕着“爬楼”编排节目,陶金海夫妻也继续担纲着“爬楼”的主角。陶金海对“爬楼”有了更深的理解:“爬楼带给茶山瑶青年男女的,除了浪漫,还有欢乐和青春。”正因为如此,在每场表演的高潮时,他都会邀请观众情侣上台体验。好些大城市里的情侣,也特地组织几十号亲友团,来到陶金海的寨子里体验“爬楼”,再办一场地道的茶山瑶婚礼,全程摄像摄影,珍藏这美好的记忆。

▲茶山瑶之恋。陶峰摄

新的茶山瑶人,正用新的形式把古老的瑶式浪漫传播得更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