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地灵侗寨的传统节日——百家宴的日子。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走亲访友,扩大交友圈的日子,特别是对于未婚的侗族青年男女来说,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情人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地灵侗寨风雨桥旁摆起的百家宴吸引了十里八方的群众前来。图为舞牛表演。
一年一度百家宴
十里八乡来参加
“地灵村是我们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有800多户3000多人口。”该镇一位蒙姓工作人员说。正是得益于人口基数大,他们一年一度的“百家宴”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加。在这个节日里,来自十里八乡各村寨的侗族群众来到村里吃百家宴、舞牛、跳多耶、对歌等。
“百家宴从两座风雨桥之间一直摆到村口,有几百米长,周边数个村寨的侗族男女老少都会来地灵,有些隔壁乡镇,隔壁县份,甚至隔壁湖南省的人都会前来。通过长桌宴结识并结缘的未婚男女也不少,很多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村里的老人说。
▲百家宴。
百家宴上初相识
青年男女定姻缘
粟行训和何代红是两口子,他们就是在2012年百家宴上认识的。何代红告诉记者,她是隔壁凉坪村的村民,一直都知道地灵百家宴。2012年,她应同学之邀前来参加百家宴,与粟行训结识。“当时我们坐同一桌,因为都是未婚,大家就有意地撮合我们俩,我对他第一印象也挺好,也愿意进一步交往。”何代红说。
▲百家宴上觥筹交错。
吃完百家宴后,何代红在粟行训的带领下参观了侗寨,观看了歌舞表演,还在同学的陪伴下到粟行训家坐了一会,一直到傍晚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因为彼此都有好感,就互留了联系方式,顺理成章地交往了下去。如今,粟行训和何代红已结婚生子,定居在地灵村。“可以说没有百家宴,就没有我们俩的姻缘,百家宴就是我们的红娘。”何代红说。
借节日相会相知
定终身相亲相爱
而另一对因百家宴相识相知的吴春要和吴意珍夫妇则带有更多的侗族特色。吴春要说起认识的过程就一脸的幸福:“当时是2005年的百家宴,我老婆(吴意珍)是从湖南省的通道侗族自治县过来参加百家宴的,因为她在村子里有一个远房亲戚,那个亲戚就拜托我帮照顾一下。大家都是青年男女,而且都是侗族,交流起来就很顺畅。”百家宴尚未开席,吴春要便邀请吴意珍到家里打油茶,边喝油茶边聊天。因为彼此有意,接下来的百家宴,吴春要积极主动照顾吴意珍;随后的多耶舞环节,吴春要更是勇敢地牵起了吴意珍的手;在晚上的唱山歌及对歌环节,自觉歌喉不佳的吴春要硬着头皮唱了几首歌,向吴意珍表达情意。
▲每到节日,地灵侗寨的男女们就会穿着盛装在风雨桥上弹琵琶唱情歌。
2006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据后来吴意珍的远房亲戚透露,其实当时拜托吴春要照顾吴意珍就是想要为两人牵红线,当时男未婚女未嫁,女方过来参加百家宴就带有相亲的意思。
“从这个节日上相知相爱的侗族夫妻不少。虽然现在大家有了手机,安装了各种社交软件,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依然是很多侗族年轻男女的定情之日。这是一年当中除了侗年之外我们最隆重的日子,也是最能聚集青年男女的日子。”吴春要说。
=======================================================
金秀瑶寨:“爬楼”对歌演绎瑶式浪漫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①
百色隆林:苗族小伙爬杆吹笙,争当坡场最靓的仔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③
防城港东兴:对歌、用脚尖踢沙互诉情谊丨走近少数民族“情人节”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