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智慧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在智能化景区管理、交互式沉浸体验、精准化营销引流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凸显优势,成为彰显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旅产品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颇为关注。
今年2月,西安市凭借“智能旅游产品推荐实现景区‘以热带冷’”的数据应用示范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清单。此前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凭借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虚实交织的盛世图景,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持续迭代的数字化体验,不仅为游客打造出极致的沉浸式文旅体验,更为西安其他文旅消费场景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西安市在智慧旅游领域的积极探索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更彰显了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祁志峰建议,应继续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推动文化内容数字化,也将为西安文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祁志峰建议,利用3D扫描、激光雷达等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并通过虚拟博物馆、在线展览等形式向全球观众展示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技术,游客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迹,增强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沉浸式消费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景区参观上,还可以通过场景化设计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祁志峰建议,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实时的人机交互和视听辅助服务;同时借助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设计出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场景,带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显著增强了文化内容的吸引力,使文化资源传播更为生动易懂,更推动游客深度理解在地文化,通过这种深度参与的方式,游客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更成为文化体验的创作者和参与者。”祁志峰说。
祁志峰表示,西安文旅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一场“文化表达方式的重构”。通过沉浸式场景革新、数据驱动服务、IP全球化运营及政策生态支撑,西安有望从“流量经济”快速跃升至“留量经济”,为全球文化遗产活化提供“西安方案”。
编辑 邱晨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