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 闫芬丽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在目标任务中提到,“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低空经济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目前,广西的低空经济已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低空旅游等多个方面,市场对低空人才需求巨大,广西发展低空经济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连日来,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自治区两会上建议,广西可以在校企融合方面发力,多举措培养人才,拓展应用范围,让低空经济不断高飞。
“飞手”考证火热
低空经济有多火热,从“飞手”的培训就能看出来。
1月14日,南国早报记者来到南宁一家具有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超视距)培训资质的企业。该企业培训部主任昌运星介绍,从2024年3月开始,来咨询培训事宜的“飞手”络绎不绝,但因无人机操作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有限,为保证培训质量,他们每月只开一期培训班,招收约30名学员。
“飞手”的考试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昌运星说,为了优化培训资源,他们不得不对报名的学员进行面试,优先安排操作熟练的学员参加培训。若学员的操作不太熟练,就建议他们通过理论考试后再来实操培训。
就在不久前的1月7日,由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广西交投集团首期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证培训班正式开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得益于无人机技术在航空测绘、巡检监测、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培训班的50多个名额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车载无人机在崇水高速公路上巡检边坡桥梁。本文图片均为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职校开设“低空”专业
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目前,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在无人机物流航线、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农林作业等场景,以及航空救援、自然灾害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广西的低空旅游也是一片热土,目前已建成22个飞行营地,参与飞行体验的游客超过40万人次。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钦州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综合部部长刘继鑫代表介绍,无人机已是他们的“得力员工”,在公路和光伏板巡检中,无人机上搭载了AI算法,能自动识别病害,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他们节省了约一半的人力投入。
低空经济火热,广西多所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实现“低空交通”专业全校覆盖;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组装、调试和操控无人机的技能,并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副院长刘奕代表介绍,近年来,低空经济不断发展,低空人才需求大,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中国低空经济无人机操控员人才缺口高达100万。因此,该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看好。
刘继鑫代表说,企业目前对低空人才的需求很大,急需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包括无人机操作与维护、低空交通管控、AI算法开发、航空法规等专业人才。
▲技术人员使用车载无人机巡检高速公路。
广西低空经济有优势
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广西发展低空经济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例如,广西低空空域资源丰富,适飞天气较多;地形地貌多元,适合航空器进行试飞。更为重要的是,广西具有深度链接大湾区与西部地区市场的天然“跳板”功能、通道优势,对于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产业转移,开发东盟低空经济市场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的低空经济该如何起飞?刘继鑫代表认为,应该完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加大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无人机“管得住、飞得好”;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让无人机“飞得高、停得稳”;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刘奕代表认为,未来低空人才的培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对于无人机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能力也将成为新的重点。她认为,针对低空人才的培养,学校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让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实践能力。
北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北海市委主委张鹏飞委员很关注低空经济在北海的应用。他认为,北海拥有银滩、涠洲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游客众多,可发展跨海游、环岛游、半岛游、多景点串联游等低空旅游新业态;北海水产品产量超100万吨,在打造低空海鲜物流场景方面也极具潜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