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李艺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烦恼”,建议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平台,多方面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还有代表认为,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可以从青少年监护人的教育做起。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陈一璐代表介绍,她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现在部分学生因缺乏足够的睡眠和运动的时间、过度依赖手机、家庭压力大等情况,出现心理健康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无法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悲剧发生。
她建议更好地关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通过社区、家长、学校、线上教育平台等形式,定期邀请专家为家长授课,解答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心理沟通技巧。
此外,还可以联合社区内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例如,与社区医院合作开展定期心理健康义诊活动,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体检与咨询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与陪伴。通过多种方法,建立社区与学校、家庭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沟通机制,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潜在心理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方。
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韦球代表建议,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对广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学校、医院、工会、法院等机构可以联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监护人教育体系建设,使其符合新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需求,并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监护人。针对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可采用线上、面授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教育内容也应该通俗易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