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记者从会上获悉,广西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年将八成左右的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不少事。
就业方面,广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出台系列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保持就业大局总体稳定。2024年广西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农民工规模1400多万人。下一步,广西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做好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实施大规模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努力让更多群众稳定就业、更好就业。
教育方面,广西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面消除,2023年426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吃上营养餐。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427所,新增学位7.5万个。下一步,广西还将推动普惠性幼儿园提质扩面,完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实施“县中振兴计划”,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医疗保障上,广西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合作,建成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2024年,广西还开展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全区45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一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措施7000余项,减免患者费用约1.7亿元;新增200项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药品耗材集采累计减轻群众医药负担超200亿元。下一步,广西还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医联体等建设,让群众就近看好病。
2025年,广西还将筹措资金,持续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持续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在社保、住房、养老、托幼、生态、治安等领域,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