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文 何定坚/图
6月20日下午,在广西外国语学院的中国语言馆,16岁的越南研学生阮富英用毛笔写出“福”,用剪刀剪出“囍”。他用越南语说:“我第一次用如此特别的方式,感受汉字之美。”
书法、剪纸是阮富英到中国研学第7天的课程。6月14日,他和一批14至17岁的越南中学生,来到广西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外院),开展为期两周的研学活动,深度体验中国文化。
▲越南学生在文化课堂开心合影。
都说美食是相逢的最好理由,越南研学团愿望清单的第一项,竟是吃四川火锅。原来,四川火锅在越南的社交媒体上走红,大家都想尝一尝地道川味。于是,在广西外院志愿者的精心安排下,团员们不但品尝了四川火锅,还品尝了湘味梅菜扣肉、港式蛋包饭以及各种新式茶饮。
越南研学团的学员都是活泼少年,学院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汉语言、书法、民族体育等课程,可谓动静结合。每到傍晚,研学团都会和学院足球协会踢一场足球赛。
▲两国学生踢球。
▲越南学生穿着民族服装学跳竹竿舞。
16岁的研学生陈英俊说:“我觉得广西外院的环境很好,球场很大,学生志愿者也很热情,我非常喜欢这所学校。”
接下来,研学团还会参观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青秀山风景区。大家对南宁地铁情有独钟,把地铁作为首选的交通工具,阮富英说:“南宁很大很漂亮,回国后,我会和同学分享研学的经历和感受,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
越南家长把孩子送到南宁后,便返回了越南。研学生杜德孟的父亲表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来到中国,非常感谢广西外院的老师、志愿者,让孩子们迅速适应新环境。
▲中越两国学生在学堂里听老师传授中国文化知识。
广西外院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李艳欢迎越南研学生的到来,她对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说:“近年来,随着中越经贸往来的扩大,越南的中国研学热方兴未艾,下一期越南研学团人数会更多,生源也更多样化。”
李艳还表示,中国的教育资源和体系与越南有所不同,越南学生可以通过研学,了解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国际视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建立国际友谊,也为未来的合作创造更多可能。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