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5月20日,“南宁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与在轨运行的“南宁一号”等北京系列卫星协同工作,组建新一代遥感卫星星座,在遥感卫星应用场景方面会带来哪些变化?6月21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前往南宁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5月20日,“南宁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受访者供图
6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南宁市良庆区南宁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现场工作人员正通过专业仪器设备,接收“南宁一号”与“南宁二号”卫星的实时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宁二号”卫星发射以来,已通过南宁地面站接收60轨以上卫星任务,数据接收工作常态化进行。
▲工作人员正在接收卫星实时数据。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南宁二号’卫星与其他智能化遥感卫星组网后,卫星由原先3至5天‘重访’南宁,缩短为1至2天。”该公司售前技术工程师梁茜茜介绍,“南宁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对城市、景区、大型基础设施等高价值目标提供超高分辨率影像或三维实景展示;而“南宁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对区域内成片任务目标,提供高分辨率图像覆盖。
梁茜茜举例介绍,“南宁二号”投入使用后,新一代遥感互联网卫星星座在城市治理方面,能更快掌握城市资源现状和地表发生的变化,非正规垃圾堆放、违法建筑、违法占地等现象将无处遁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红线内的生态资源进行监测保护,对河湖沿岸(如邕江、八尺江等)水域乱占、乱建、乱堆、乱采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制止,为水利流域排查整治工作、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该公司总经理李璇表示,“南宁二号”卫星与在轨运行的“南宁一号”等北京系列卫星协同工作,能进一步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助力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