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郭燕群 刘冬莲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当两会遇上国际妇女节,代表委员们都关注什么?2024全国两会期间,在桂全国人大代表、住桂全国政协委员从适儿化改造方面带来了思考和建议。
公共空间有合适儿童使用的硬件设施,能体现“一米的高度看世界”的理念,儿童随时随地有享受公园的自由……这些是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必备条件。针对目前公共活动空间和服务设施大多数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的现状,2024全国两会期间,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覃鸿代表建议,通过为民办实事工程推动适儿化改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曾联合2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全国已有54个城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在广西,南宁市是唯一的试点城市,当地已将城市适儿化改造的内容纳入了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
覃鸿认为,适儿化改造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适儿化改造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水平,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据预计,到2035年,广西城区常住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城市将达6个(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玉林市)。“广西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起步晚,各市目前在建设理念、建设投入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等方面,与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还存在差距。”覃鸿表示,广西的情况与全国许多地区相似,这些地区需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的工作力度。
为此,她以广西为例提出建议,进一步提升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友好理念的地位,在城市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项目决策、城市治理全周期中贯彻儿童优先理念,将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此外,她还建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牵头出台扶持政策,以奖代补指导支持各市开展系列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3月7日下午,南宁市南湖公园,一女子带着孩子游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相关链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