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文 何定坚/图
在南宁一家客运站内,有一群人以拉运行李为生。他们起早贪黑,每天为生活忙碌着,因为只有忙起来,未来才有奔头。
48岁的湖南人周孝伟,17岁便离家打拼,辗转广东、贵州多地后落脚广西。2009年,周孝伟请人用最好的钢材焊了一辆手推车,开始在客运站帮人拉行李,一个月最多能挣7000元。在客运站,周孝伟不仅替旅客拉行李,还帮货主运送生鲜、宠物等。这么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到货场等待,看到包装破损会细心加固,看到笼舍脏了会清理干净,凭借好口碑积攒了不少熟客,与他合作的货主,时间最长的有12年了。一路走来,当初打造的手推车如同他最忠诚的伙伴,车身从未坏过,每年只需换一次轮子。
▲开心面对每一天,搬运工们给自己加油鼓劲。
近年来,乘坐客车的旅客越来越少,随身带的行李也越来越轻便,客运站里的搬运工从最高峰的48人减少至现在的17人。靠口碑和熟客,周孝伟如今还能维持着三四千元的月收入。
为了增加收入,周孝伟每天下午5时收工后,还会到一家餐馆做车场引导员。“老板是我的熟客,很好说话,开出18元的时薪,还包晚餐。”周孝伟心怀感激地说。
▲一名搬运工的手上满是老茧和污渍。
小戴是一名85后,他年轻的面孔在搬运工里特别显眼。据了解,几年前,小戴生意失败,背负百万债务,生活难以为继,便投靠了在客运站里做搬运工的湖南老乡。没想到他一干就是3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小戴说:“我有老婆,有两个小孩,生活要稳定,不能再任性了。干搬运挣的钱肯定不够用,我还在网上卖货,做客服。”
▲一名搬运工在工作。
老李也是湖南人,被工友们亲昵地称为老哥。他在客运站做搬运工已有28年,是工龄最长的人。他赶上了客运的黄金期,用干搬运挣的钱在南宁买了房、安了家。其间,他从老家带了不少人出来一起干搬运的行当,包括周孝伟、小戴。“我们这些工友,大多数都落下了腰腿疼痛的毛病。不过,这个行业只要能吃苦就能干,子承父业的也有好几个,比如我女儿。”老李说。
周孝伟说,这份工作简单稳定,这是他们能够坚持至今的主要原因。现在,周孝伟的大儿子已经成年;小儿子上了初中,成绩不错。他想再努力几年,把小儿子供上大学。
▲搬运工们在客运站里等活干。
▲装了满满一车的货物,搬运工们更有干劲。
生活不易,但只要付出了劳动,就能活得精彩。客运站里的搬运工们,用手中的手推车撑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