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民王阿姨去菜市场买菜,遭两名摆摊男子哄骗擦拭了免费药酒,后被威胁说那免费药酒有毒,要解毒就要给他们1600元,否则“手掌将烂掉”。事发后,在王阿姨家人和记者的协助下,那两名摆摊男子被辖区派出所民警抓获。
免费试药后遭“下毒”,“解毒”需交1600元
市民王阿姨给记者讲述了事情经过。
12月5日上午10点多,王阿姨来到市区西门菜市买菜,途径一个露天摊位时,见到有不少中老年人围在那里,并从他们的言谈中获悉那摊位在免费派药。王阿姨上前查看,摊位上一男子迎了上去,介绍说他们的药能治疗风湿和颈椎病。随后,那名男子给了王阿姨一小袋用薄膜袋装好的药,说这药要加酒浸泡才能用,并让她去旁边巷子里等候往里加酒。
王阿姨来到旁边巷子里,另外一名男子蹲坐在巷道边,面前摆着5张小板凳。待座位上的5人坐好后,那名男子往包括王阿姨在内的5人手中的薄膜袋倒酒。在介绍药酒功效的过程中,他把药酒擦拭在王阿姨等人的手腕上。期间,他们还拿出一个小的铜制葫芦状瓶子,往手上倒出几粒类似中草药制作的“药丸”让王阿姨等人吃,王阿姨不敢吃,其中一名摆摊男子当着她们的面亲自吃了几粒下去,王阿姨等人这才每人吃了3粒。
随后,围观人群中有人提议给这名摆摊男子买瓶水喝,说他们免费派药是做好事。这时,一名刚刚擦了药酒的老人提出要去买水,但那两名男子拒绝了。王阿姨见状,提出给他们10元钱,他们予以拒绝的同时,反问王阿姨这么有效的药酒值多少钱?王阿姨想了想说:“如果真有效,能值一两百元。”他们又问王阿姨“我们能不能去你家里吃饭”,王阿姨自然不会答应。对此,他们又往王阿姨等人手上的那袋药酒里加了几滴从一个小玻璃瓶里倒出的液体,并再次在她们手腕上擦拭了药酒。
没过多久,这两名摆摊男子一改先前的和颜悦色,威胁王阿姨等人说那药酒有毒,不解毒的话,手掌会烂掉,严重的话人都会死,而解毒的话,她们要交1600元。其中一名男子还掏出手机,点开一张颜色乌青的手的照片给王阿姨等人看,这让她们内心非常惶恐。其中一名女子似乎想给钱,王阿姨立即用脚碰了下对方,并对对方眨眼睛,提示她不要给钱。王阿姨这一举动,也被其中一名摆摊男子看到,他当即让王阿姨不要去管别人。
那两名摆摊男子问王阿姨手机里有多少钱?王阿姨说有500元,他们拿起王阿姨手机看了下,说里面只有38元。他们又让王阿姨喊家里人送钱过来,王阿姨谎称自己独自在桂林打工,家人都在外地。他们见王阿姨等人都无法当场掏钱,便说:“我在这里等你们到下午一点,你们把钱拿过来,就给你们解毒。”
随后,王阿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了家。
老人家属和记者协助警方抓人
在回家路上,王阿姨一直在犹豫到底给不给那两名摆摊男子1600元“解毒药费”,她对自己中毒的事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但她又担心事情万一是真的,毕竟她既吃了他们给的“药丸”,又被擦拭了他们的药酒。思考再三,王阿姨给正在临桂区上班的儿子邓先生打了电话,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邓先生表示自己马上回家,并让她立即报警。
邓先生在赶回家的路上与记者取得联系,与记者约好在西门菜市附近见面。
上午12点30分,记者在西门菜市场旁见到了从临桂区匆匆赶回来的邓先生,他告诉记者,母亲刚刚去了辖区派出所。按照邓先生母亲提供的地点,记者和邓先生见到了那两个摆摊的男子,他们已经收摊,所谓的药材药酒和板凳均已经打包,他们一人蹲坐在地上看手机,一人在东张西望。邓先生猜测,他们应该在等受害者在下午1点到来之前过来交“解毒药费”。
上午12点55分,记者见到那两名男子背起包包准备离开,立即与正在西门菜市旁的工商银行路口等候辖区派出所民警的邓先生联系。邓先生告诉记者,民警刚到工商银行这里,他马上带民警过来,并让记者不要挂电话,随时报告那两名男子的地点。
记者跟着那两名男子穿过菜市场,并往工商银行方向走去。记者立即联系邓先生,让他和民警不要走开,在那里等候就可以了。没过多久,邓先生和民警迎面拦下了那名男子,民警将他们控制起来,并带上警车。
在辖区派出所,那两名男子针对邓先生担心母亲健康的事作了解释,称那些药没有毒。那两名男子还打开自己的行李包,拿出里面7个布袋装的药材和一个装了药酒的桶给邓先生和记者看,称里面药材都是市面常见的中药材,而药酒也是灵芝泡的酒。
对于王阿姨吃的药丸,那两名男子拿出一个小木箱子,拿出那个铜制葫芦瓶,解释说里面的药丸是“甘草丸”,随便吃,对身体没有影响。其中一名男子还当着邓先生和记者面吃了几粒。
那个小木箱里还有三个小玻璃瓶,里面药水分别呈红色、黄色和无色。其中,红色药水里泡着一个大黄蜂,黄色和白色药水除了部分沉淀物外,看不出里面有什么东西。两名男子解释说,这三个小玻璃瓶的药水都没有毒。
期间,那两名男子多次向王阿姨和邓先生道歉,一再强调说王阿姨吃的药丸和擦拭的药酒均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
警方:介入调查,药品将交由市监部门检查
记者在辖区派出所了解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并表示已经联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那两名男子持有的中草药、药酒和不明液体将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检查。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事情去年在南宁市也发生过,一对形迹可疑的男女在南宁市各农贸市场四处游荡,他们专找独行买菜老人搭讪,并一步步哄骗老人们吃下神秘药丸,然后索要6000元的“解毒药费”。事发后,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民警侦破了该案,帮其中一名受害者追回了钱财。
民警对此提醒广大中老年市民:
保持正确的保健理念,不轻信所谓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从正规的医疗机构等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图便宜,不轻信所谓公司开展的各类“免费讲座”“免费茶话会”等,警惕各类“稳赚不赔”“低投入低风险高额回报”的宣传;妥善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点击各类陌生链接,不在陌生或不正规的网站、机构等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于自称银行、保险机构等工作人员或自称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短信或电话等,保持谨慎,如有疑问,可第一时间和成年子女共同商议,也可及时拨打相应机构的官方电话核实,或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提高反诈意识,多多关注新闻媒体或街道、社区等开展的反诈宣传,提高警惕性,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拦截诈骗电话与短信等。
编辑 戴昕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