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经小飞
热线是媒体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南国早报全媒体热线每天都在聆听百姓心声,只要您有需要,都可跟我们联系(新闻热线:0771-5690127,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作为一名热线记者,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来电,努力追踪每一起投诉,尽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追井盖主人
推动全区窨井盖智能监管
2018年,南宁冯女士不慎踩空人行道上的一个井盖,摔致伤残,4年找不到井盖的主人,起诉维权又被要求撤诉。2022年4月,她拨通了早报热线。
我了解情况后,马上介入调查,先后发函给市政、移动、电信、广电网络等可能涉及井盖管理的多个单位,追踪采访一个多月,抽丝剥茧、层层追问,终于得到各部门的回应。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均表示,如法院牵头,他们愿意出面协调,协助厘清责任(此前报道)。
报道刊发后,引发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局要求进一步排查市政路面上的联合共建井盖,规范管理,明确责任;自治区住建厅印发通知,要求全区各地全面排查整治窨井盖安全隐患,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窨井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并明确所有市政类窨井盖要在当年6月底前(其他井盖要在10月底前)全面加装防坠安全装置,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
南国早报的报道有力推动了事件进展,当事人将可能涉及该井盖管理的11家单位告上法庭。今年7月份,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联合井盖的管理方赔偿冯女士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8万多元(被告不服判决已提起上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小小井盖,关系到群众的脚下安全,这篇报道推动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彰显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荣获2022年广西新闻奖三等奖。
急百姓所急
帮孩子顺利填上志愿
今年5月份,一名家长拨打南国早报热线求助,他的孩子在玉林市博白县一所中学参加高职单招前改了名字,会考成绩查不到,没办法填志愿。家长找博白县教育局,却迟迟没等到回复,他非常着急。
接到求助后,我马上联系了广西招生考试院,对方表示,需要孩子户口所在地的教育部门进行申请处理。我又联系博白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已帮孩子申报上去了,但为何一直查不到成绩,他们不清楚。
问题看上去进入了死胡同,我不想轻易放弃,又多次联系广西招生考试院的多个部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下午快下班时,广西招生考试院相关工作人员得知孩子的情况后,马上对问题进行处理。第二天一早,家长反馈称,终于可以查到孩子名下所有成绩,孩子顺利填报了志愿。(此前报道)
后来,孩子家长专门来电道谢,电话里非常激动,说他是南国早报多年来的忠实读者,以前都在新闻里看早报帮别人,想不到这一次自己也成了新闻当事人——一个求助电话,就解决了孩子的燃眉之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杨波 吴思思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