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学青会赛场上的他们,累并快乐着 | 记者节·说出我的故事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陆欣楠

“给青春发一份请柬,邀约在美丽山水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正在广西举行。赛场上,年轻的运动健儿奋力拼搏;赛场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在奔波忙碌,记录每一次热烈的欢呼,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用镜头定格运动员们的风采,笔下书写着他们的故事。

挑战青春

学青会的赛事报道如火如荼。每一场赛事结束后,都会有运动员经过采访区,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面对受访者,媒体蜂拥而上,其中一个年轻女孩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跟一群举着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的同行挤在一起,罗贝尔的手里拿着两台手机,一台负责录音,另外一台则用来打字,即时发送新闻内容。这让旁边举着摄像机的大哥也忍不住赞叹:“别看是个小姑娘,能干!”

▲罗贝尔(左一)在比赛现场采访运动员。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其实,这是罗贝尔第一次参加体育赛事报道工作。刚工作两年的她,此前一直从事社会新闻的采访报道。接到学青会采访任务之初,她难免心慌。体育项目的比赛制度各有不同,现场赛况热门和爆冷状况都有发生,运动员身上也有着不同的闪光点……这一切,都需要场外的记者去发现、发掘。

青春无惧挑战,“初入行”的罗贝尔,就这么走上了体育采访的一线。她说,第一次参加体育赛事报道活动,很多体育项目都是陌生的,采访前要做大量的功课,了解比赛的规则、比赛专业术语的写法,才能在陌生的领域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

喝彩青春

中新社广西分社记者俞靖从业已有五年,每年的记者节,他都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今年,因为学青会,他有了更深刻的仪式感、更丰富的获得感。

这些天,俞靖奔走在跳水和水球赛场,把各种精彩瞬间收录进自己的相机里,再通过新闻报道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让青年选手被更多人看见。“置身于这样的青春盛宴,很容易就被年轻人的激情打动,不管成绩如何,他们总能够体现出满满的斗志,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俞靖是个95后,平时也喜欢运动,特别能体会到选手们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心情,“采访中我感受到的是,年轻没有失败,每个人要超越的都是自己,每段付出汗水的征程都值得喝彩。”

▲俞靖在学青会开幕式现场整理图片。

同时,场外的志愿者也给了俞靖很多感动。风吹日晒、长时间的等候、各种繁杂的工作……面对这些,“小青芒”们始终体现了开放包容、热情好客、能帮就帮的精神。“我能够感觉到,他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那种自豪,有一种东道主的荣誉感。”

俞靖采访过环广西、中国杯等不少家门口的国际大赛,不少国内外记者给予广西很高的评价,在学青会工作间隙的交流中,俞靖也听到很多赞美之词。他认为,一场大赛是展示广西风采最好的舞台,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有影响力的赛事落户广西,让更多人认识到壮美广西的魅力。

遇见青春

在学青会的比赛现场,身材高挑,一口流利播音腔的靳承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刚毕业不久的他是深圳卫视的记者。

“这是我入职以来第一次采访报道全国性的比赛。”靳承宇说,能获得报道学青会的机会,令他兴奋不已。几天下来,除了感受到志愿者们的热情外,他还觉得南宁这座城市的建设很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很舒适,希望在空闲时间能逐一打卡广西美食。

▲靳承宇在学青会开幕式上。

真诚、坦率、热忱,这是大家对靳承宇的第一印象。11月8日将是他度过的第一个记者节,身为一名00后,他对新闻行业也充满了期待。“通过记者这个行业,我可以了解到很多人和事,我觉得探索本身也是记者的意义。”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唱响00后在这个时代的赞歌。

▲靳承宇在工作。

在学青会的赛场外,像靳承宇这样的年轻记者还有很多,他们都把朝气与活力播撒在赛场上,在每一次饱含热情的新闻播报中,让青春的声音久久回荡。

重拾青春

“3年前,我听说首届学青会要在广西举行时,就开始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了。”对于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记者黎明来说,这次到广西报道赛事算是“回娘家”。20年前,她从广西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到江苏工作,专门从事体育新闻报道,这次奔忙在学青会的赛场上,她感慨万千。

▲黎明报道学青会开幕式。

今年国内运动大赛连轴转,身为体育新闻记者的黎明也是马不停蹄。于她而言,成都大运会的关键词是“世界各国青年友谊与交流的桥梁”,杭州亚运会是“世界看中国式现代化”,首届学青会则是“青春盛会 全民共享”。“学青会的赛事分布在广西14座城市,精彩纷呈的比赛、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让人能找到一万个理由爱上广西。”

这是广西首次承办竞技类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面对“大考”,黎明最深的感受是,学青会各方面的保障都很优秀,尤其是志愿者“小青芒”和赛会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接待,给学青会加分不少。“媒体群里只要有咨询,事事有回复,哪怕是凌晨也不例外,总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在努力为学青会添彩。”

▲黎明在学青会开幕式上。

从业20年来,黎明从未忘记自己是在南宁萌生的新闻理想。这次“回娘家”,她感觉格外亲切,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广西人民的热情淳朴依然不改。在南宁,既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能感受到含情脉脉的温暖,“在洋气的现代都市、在活力四射的赛场、在秀甲天下的山水间、在烟火升腾的小推车,我找到了闪闪发亮的青春。”

感受青春

11月6日,在学青会田径(公开组)比赛现场,成都代表团田径队连夺得女子撑竿跳高、女子4×100米接力、女子4×400米接力3枚金牌。这让成都的媒体同行兴奋不已,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崔林冬一直在现场奔走采访。

▲崔林冬在学青会开幕式上。

11月5日,学青会开幕式上,火炬的点火仪式让崔林冬记忆犹新,“以往的体育比赛开幕式,火炬是早早矗立在现场。学青会火炬的出现非常神秘,让人印象深刻”。

本次学青会之旅,崔林冬表示,他不仅看到了运动员的风采,也领略了广西独特的人文风情,在落地南宁的第一时间就去打卡螺蛳粉,“这一次品尝到了正宗的螺蛳粉,觉得味道很独特”。

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崔林冬要在学青会上度过。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老记”,他想对年轻的同行说,“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始终充满好奇心的人,记者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杨波 蒋为(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