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大化一对百岁夫妻恩爱令人羡慕,“姐弟恋”诠释百年好合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旺/文 游拥军/图

在距离红水河不足4公里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龙马村,有一间百岁夫妻经营的小卖部。夫妻俩长寿、恩爱,引得很多人羡慕和好奇。他们经营的小卖部不为盈利,背后藏着子女的一份孝心。

自由恋爱获支持 洞房花烛少一人

10月19日下午,大化镇龙马村,108岁的韦爱珍在自家二楼的书房打量着伏案练字的丈夫韦熊,眼里满是崇拜与爱意。她不识字,却认为是眼前的这个男人——实际年龄比她小十多岁的“弟弟”,用知识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韦熊在写字,韦爱珍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很久以前的一个圩日,在大化街上,韦爱珍和韦熊初次见了面。

“当时我还小,她在路边卖米。”韦熊回忆,那时韦爱珍留着一头齐肩短发,身材高挑,眼睛清澈明亮,在路边做小买卖的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兼具勤劳朴素和独立成熟的美,这令16岁的韦熊过目难忘。

韦熊后来打听得知,韦爱珍家就在隔壁村,家里也以务农为生。后来两人几次在赶圩时相遇,他主动与韦爱珍打招呼,韦爱珍也都予以回应,一来二往,两人就此相识。

因时常在红水河游泳锻炼,爱好打篮球,韦熊的体格比村里同龄人要健壮得多。春耕时,他插秧的速度快得远近闻名——两个人耙田都供应不上,村里人都说他像头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此外,韦熊还主动报名去夜校学习,他阳光、勤奋、进取的表现,俘获了韦爱珍的芳心,两人相识两年后坠入爱河。不久便结为夫妻。

“我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喜欢她、她喜欢我,就得了。”韦熊说,提亲时,他家人带着几斤猪肉和22元钱去到韦爱珍家,爱珍家人对这段相差十多岁的“姐弟恋”,也予以支持。

不过,洞房花烛夜,新郎韦熊缺席了。

“他当时在读夜校,要读书学习,回不来哟。我尊重、支持、理解他,由他。”回忆起此事,韦爱珍的鱼尾纹笑开了花。

婚后,两人育有三子一女。因掌握了知识,韦熊后来在大化、马山等地做乡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其间,为贴补家用,他学理发、学缝纫、做木工,而韦爱珍主要在家做农活,照顾老人和小孩。

二儿子韦常日说,父母勤劳肯干、相敬如宾、很少吵架,遇事都会商量,携手撑起了这个家。

▲韦熊帮韦爱珍整理头发。

饮食清淡爱喝粥 睡眠超过10小时

记者从大化民政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30日,大化共有百岁老人94人,长寿老人11029人。其中,80至89岁9473人,90至99岁1556人。问及有何长寿秘诀时,韦爱珍、韦熊夫妻俩说,除了恩爱外,还有就是两人心态好,不过多计较得失,为人和善。

夫妇俩都不抽烟,不喝酒,也基本不喝饮料,喝的水是村里的地下水。做菜长期用猪油,最近三年才用花生油。两人口味比较清淡,不吃辣椒及油腻食物,爱喝白粥。粥中偶尔会加一些本地玉米粉,口味偏清甜。两人每天一般吃三餐,一次吃一两碗粥,早餐有时会搭配鸡肉、鱼肉、面条等。

▲两位老人相互给对方夹菜。

记者了解到,两人作息比较规律。韦熊上午7时起床吃早餐,11时吃午餐,午餐后会午睡到下午3时许,午睡时间一般超过4小时。下午5时进餐后,他喜欢看新闻联播等新闻类节目,晚上8时便上床睡觉。退休前,韦熊还喜欢打篮球,教学成绩优异的他,为了专心教学,多次拒绝担任学校领导职务。退休后,韦熊喜欢在傍晚时去钓鱼,钓鱼时间很少超过2个小时,爱吃鲤鱼、塘角鱼、罗非鱼,夏天雨后喜欢去田里抓泥鳅。

现年108岁的韦爱珍一般上午8时许起床,没有午睡习惯,晚上9时或10时才入睡,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10小时左右,她还喜欢种菜,或者每天慢走20分钟。

▲两位老人打伞出门散步。

合建房屋顺父意 贴钱开店藏孝心

在韦熊的书房,张贴着他自己写的几句话:“国正人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常年来,韦熊的子女都将其视为父亲定下的家训家规。

2017年,夫妻俩和3个儿子共同出资在龙马村盖了一栋新房。与很多家庭在兄弟分家后各自盖独栋独门房子不同,他们的新房是一整栋楼:一楼有3扇门,一楼互通共用一个大厅、厨房;设有3个楼梯,通过楼梯上二楼,是三兄弟各自独立的房间;到了3楼的房间则又互通,共用一个走廊。

“这个是我爸的意思,他希望我们兄弟姐妹团结,分房不分家,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二儿子韦常日说,四个兄弟姐妹都顺从老人的意见。此外,他本人和大侄子也听从老人的意见,当上了教师,“我们尽量让父母顺心,这样他们才会健康长寿”。

夫妻俩已四世同堂,生活仍能自理。不过,为了悉心照顾两名老人,子女们专门安排二儿媳给他们烧菜做饭等。

乔迁新居后,子女们在新房开设了一间小卖部,小卖部的货物很少,让父母来协助打理和经营,6年来几乎都没有盈利。

▲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小卖部。

“我们开这间小卖部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主要是为了让父母不做那么多农活,在家里有点事做,也能在家里和村里老人、小孩交流,打发时间,解解闷。”韦常日还说,大侄子在县城做老师,每个月也会至少回家两次,帮父亲领回退休金,看望二老。

“我们村有几十个鱼塘,韦熊爱钓鱼,他去哪家鱼塘钓鱼,村民都欢迎,很尊敬他。”龙马村村支书韦孟生说,敬老爱老是传统美德,老人长寿,也被视为村里有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