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文
8月30日,广西林草种质资源中心组织专家到马山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时,专家组发现山间石壁零星分布生长的数十株常绿灌木,经鉴定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长梗茶。该植物是广西特有种,但却不常见,距离上一次出现已超过10年。
▲专家组在长梗茶的发现地进行研究。 李周澧摄
长梗茶是广西独有且罕见的特有种,其种群分布面积小,且成熟个体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广西植物》记载,长梗茶为常绿灌木,高1~1.5米。花期为2~8月,花白色,果期在9~11月。
▲长梗茶。李周澧摄
1991年,广西第一次在柳州市龙潭公园发现长梗茶,2012年,第二次在来宾市忻城县发现,本次发现属于第三次,距离上一次出现超过10年。此次在保护区中发现的长梗茶多数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由于土层稍厚、阳光充足其长势较好,结果量大。专家组除了对长梗茶进行现场鉴定,还进行了标本采集。
▲专家组在长梗茶的发现地进行研究。 李周澧摄
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广西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更好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有利于构建完整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为新生物种群的出现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马山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濒危物种长梗茶,充分说明该区域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家组表示,长梗茶的发现,对于弄拉保护区植物多样性、长梗茶的地理分布研究、丰富广西林草种子资源库以及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品种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将积极开展长梗茶的繁育研究,不断恢复和扩大长梗茶的种群数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张若凡 邱晨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