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新人入职就被要求刷卡“借钱”给公司? 警方:已立案调查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文/图

新闻热线:0771-5690127

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


入职当天就开始被公司“借款”,每人被借数万元,虽然签下借据但却迟迟不还,还继续要求入职者办信用卡“套现”。南宁数十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新人入职就被公司“借款”

今年3月1日,23岁的大学毕业生小芳,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入职成为广西拉斯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斯洛公司)文员,在南宁市泰安大厦办公,月工资为3600元。

入职次日,公司负责人谢某便以“带她熟悉公司业务为由”,让她用自己的手机扫描一个二维码。小芳说:“谢某是我领导,我没有怀疑,只是根据他的提示输入了一串数字,分三次付了3.9万元之后,我才察觉这是收款二维码。”

▲受访者与拉斯洛公司签订的部分借据。受访者供图

谢某称钱已经转到了客户账上,无法立即退回,他以公司名义给小芳写了一张借条,承诺6个月内连本带息归还。两天之后,谢某给了她第一笔利息858元后,又叫她办了一张信用卡,以同样的方式让她把钱转出来。

小芳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新闻热线:0771-5690127,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记者,她在公司“就职”期间,被公司从5张信用卡中刷出8.7543万元。其间,她的工作只是将一些纸质文件转成电脑文档、跑腿买办公日用品等。

3月31日,小芳的信用卡到了还款日。在小芳的再三催促下,谢某只还了最低还款额,他还要求小芳把信用卡剩余额度再刷出来,才肯继续还款。小芳拒绝并离职,谢某又还了997元后,便不再还了。

数十人被“借”数百万元

同年3月7日,小倩(化名)入职拉斯洛公司,当天下午,谢某以买茶叶为由,将小倩单独约到茶行,拿出一个二维码对她说:“你输入数字29136,试试能不能输入。”之后,小倩5张信用卡被刷走9.5929万元。5月23日,小倩被谢某解聘,谢某至今只向她的信用卡打入过两次最低还款金额。

小倩说,谢某对新入职者有时称“账单日还清账单”,有时又称“资金三天内原路返回”,有时还称“资金用于激活机器,一天内原路返回”……公司还一度改名为“广西昇毳贸易有限公司”,有些借条已超还款期限,谢某却迟迟不还款。小倩保存有相关录音。

▲拉斯洛公司内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巫碧燕摄

小芳后来才知道,跟她有相同遭遇的人达58名,涉及金额数百万元。大家发现,2018年至今,谢某在南宁多座写字楼内开设多家同类型公司,仅泰安大厦就有3家,这些公司还曾更换法定代表人。

小芳离职后,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但公司拿出借据,辩称借款未到期。小芳向辖区派出所递交了材料,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文书因公司办公地址无人、谢某失去联系,无法送达。

据悉,在2022年10月19日,就曾有一名求职者向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举报谢某,该分局以涉嫌诈骗立案。

嫌疑人已被立案调查

6月2日下午,小芳与多名维权者、新城派出所民警,来到拉斯洛公司。公司隔间内有几名男子,小芳指认了当中的谢某。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卡座内有两名年轻女职员,她们都被公司刷卡“借”了钱。民警当即提醒她们,不要再刷卡借钱给这家公司。

▲6月2日,民警来到拉斯洛公司调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巫碧燕摄

当天,民警搜查了泰安大厦内的3家公司,将谢某等7人带回派出所调查。6月3日,小芳收到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的诈骗立案通知书。

▲6月2日下午,民警将涉事公司的7名员工带走调查,白衣者为谢某。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巫碧燕摄

7月24日,记者登录“广西公安执法公开”微信公众号,查询到谢某等已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谢某于2023年7月被警方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该措施的法定结束时间为2024年7月。记者拨打谢某曾用过的手机号码,显示停机。

据小芳透露,从立案到截至发稿时,谢某未再归还欠款。目前,小芳每个月需要向银行还款6000余元,不堪重负,而她们的维权之路十分艰难,希望求职者引以为戒。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邱晨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