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钟亮
2022年年底,周女士的新房需要装修,她在小区业主群认识“邻居”李某某,加了微信后,李某某向周女士推荐南宁合四方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四方)。谁知,李某某根本不是“邻居”,而周女士也因轻信这个假邻居的话上了当。
轻信“邻居”花言巧语,签合同方觉不妙
因急于装修新房,今年1月1日,周女士在李某某推荐下来到合四方咨询装修事宜。
“拿到合同后,我问李某某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李某某一直强调自己是邻居,有什么可随时来找他,装修金额大约19万元,让我直接签字。”周女士说,出于信任,她没有细看合同条款就签了,并交了2万元定金。
回家后,周女士仔细核对合同和客户服务单发现,服务单中有许多个性化的新增项目,实际装修费用已超出19万元的预算。然而周女士手里只有主合同,没有其他预算表等附件单,周女士思前想后,打算解除合同。
▲周女士发现在服务单中有许多个性化的新增项目。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今年1月初,周女士在业主群里对该公司的装修项目提出质疑,表明不想合作后,就被群主踢出了群。随后,周女士找李某某对质,发现他根本不是邻居而是业务员,只管把客户介绍给装修公司,其余的就不管了。
今年1月16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随周女士来到合四方。一名前台客服表示,周女士解除合同属单方面违约,对于当天业务人员有无讲清合同条款,公司并不知情。“工程预算表需要业主带工人去量房后才能算出,并不是公司不提供,如果周女士想要解除合同,需按照合同支付违约金。”
2月17日,周女士与合四方解除了合同,合同规定的1.9万元违约金从周女士此前支付的2万定金中扣除。
业内人士揭秘装修乱象,“邻居”“老乡”不靠谱
针对周女士遭遇的情况,资深家装设计师黄先生认为,周女士能及时止损是明智之举,因为装修市场上还有一种最黑的“坑”,就是以“老乡”“邻居”的名义骗业主上钩的。
“这些人骗取业主信任后,就会用低价打动不懂行的业主,揽到活后,有些人甚至安排自己的三姑六婆等亲戚上阵,就不停地要求加钱。”黄先生说,最后的结果就是价格不断涨,品质却没保障,即使找到这些人背后的公司,也是个空壳公司。
▲根据合同规定,如果周女士非因法定事由要求解除合同需支付1.9万元的违约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黄先生提醒,业主需理性消费,不要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如果业主没有装修经验,不妨请律师或者找熟人介绍装修顾问,让他们为自己的装修把把关。
广西沵达律师事务所王维律师表示,业主要注意合同后的附件条款,因为合同的附件也属于合同的一部分,除非存在欺诈或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法定事由,附件内容是有效的。
相关新闻
增项陷阱:合同与口头承诺有出入,“限时优惠”有猫腻丨装修合同的那些“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