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打造品牌,让更多广西好产品闯天下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记者:蒋保平

品牌数量的多寡和品牌影响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广西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区域公共品牌和工商业品牌,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的品牌建设还有明显差距,知名品牌还比较稀缺。业内人士认为,应多方合力,打造品牌,让更多广西好产品闯市场、闯天下。

一批品牌脱颖而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广西品牌建设不断传出喜讯。

近日,“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评选出一批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广西的“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武鸣沃柑”“恭城月柿”“芳林马蹄”“陆川猪”等12个区域公共品牌荣登全国百强榜单(地理标志)。

日前,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玉柴、柳钢、漓泉啤酒、五菱、柳工、福达、南方锰业、博世科8个广西品牌入围,入围品牌总价值2065.1亿元,入围品牌数量和总价值均创5年来新高。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广西实有有效注册商标达43.25万件,增幅排名全国第5位。《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2021)》测评结果显示,广西商标品牌环境优化指数居全国前列。

知名品牌仍较稀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全区的品牌数量相较过去有较大增幅,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且整体的品牌价值偏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广西品牌协会会长李的准表示,经过多次调研发现,广西无论是品牌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效益,还是品牌的知名度、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行各业的知名品牌比较稀缺,国际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记者采访调研发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广西企业大多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不够,存在集群内企业规模小、品牌缺失等问题。“不缺技术、不缺产能,缺的是品牌”是广西企业存在的通病。此外,品牌老化、老品牌衰落也值得关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广西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因没有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日薄西山,更有多个品牌因为企业的倒闭在市场上消亡。

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企业的品牌意识越强;在品牌建设中,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李的准认为,企业是品牌价值提升的最大获益者,亦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企业要增强品牌意识,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制定符合公司实际发展的品牌建设与传播战略等措施,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一些企业小富即安,没有争创名牌的勇气和魄力,既缺乏品牌战略,也没有持续投入,逐渐沦为了其他品牌的代工企业,缺乏竞争力。有识之士指出,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品牌建设,企业方能行稳致远。

南方黑芝麻集团品牌总监韦艳艳表示,始于30年前的那则充满温情的广告以及那句“一股浓香,一缕温暖”的广告词,成了老一代消费者印象深刻、也是南方黑芝麻最宝贵的品牌记忆点。“现在互联网碎片化的时代,酒香还怕巷子深,南方黑芝麻依然需要通过传播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关注度,打开年轻消费者的市场。”

广西非公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南宁学院副教授覃杨认为,品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必然少不了顶层设计、宏观引导与政策支。近年来,广西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品牌强桂”,强化品牌培育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广西本土企业一定要研究好相应的支持政策,顺势而为、借风而起。

推动更多品牌“走出去”

品牌战略、品牌经济、品牌形象日渐成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广西产业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品牌建设与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多方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南国早报、广西品牌协会承办的“2022年广西品牌力量”活动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主办方围绕“匠心筑梦 品牌兴桂”的活动主题,跨界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品牌培育与传播的良好环境,共谋广西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期,主办方还将陆续举办各行业论坛,邀约专家、学者一起,为行业、品牌企业的发展把脉。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渠道和平台。南国早报旗下强大的全媒体矩阵,搭建起一个快捷有效的品牌传播平台,引导企业讲好品牌故事,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更多广西品牌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