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林市永福县永福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促进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近日,该镇被命名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
传经送典,促进宣传文化异彩纷呈
永福镇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学,将民族政策理论知识纳入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中,并对党员、干部开展民族政策理论知识培训,同时督促各村(社区)干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民族团结知识;线下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样化宣传,让民族政策、理论知识进社区、进村屯,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次。
近年来,永福镇投资新建南雄、坪岭等6个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苏、渔洞等4个村的灯光草坪足球场,使各族同胞歌舞有地方唱跳、文化有场地传扬,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不断丰富。永福镇各族人民依托文化服务中心、广场、戏台,在壮族“三月三”“九月九”等节庆中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各族人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深入交流交往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团结奋进,维护经济社会平安稳定
永福镇在村(社区)干部的配备和“两代表一委员”的选举中特设一定少数民族占比,让各民族共同管理各项事务。目前,全镇14村(社区)共有少数民族村干部12名,镇党代表少数民族占比为19.7%,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比21.6%。永福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民族宗教网格化管理模式,民族宗教信息员覆盖镇、村、屯三级。
▲永福镇渔洞村少数民族着盛装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永福镇政府供图
永福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五进”活动,积极解决各族群众劳动就业、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问题,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永福镇银洞小学、曾村村、澄心寺获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命名。
普惠民生,实现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永福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筹集资金1152万元,实施93个“一事一议”项目,完成了共61个村屯33公里道路的建设;全力推进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工作,易地扶贫坪岭安置小区、西河桥头至污水处理厂20米大道、永良生态旅游通道等项目已全面完成土地房屋征收并投入使用。
▲永福镇曾村村产业路实现道路硬化。永福镇政府供图
此外,永福镇提高为民服务质量,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890.68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301.32万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763人,共发放救助资金152.6万元;完善14个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和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收集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战,排查扫黑除恶线索3条,处理信访案件36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1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