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关注农村,回归家庭……适老化改造需要更“走心”丨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阅读数:12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李思叡 记者:蒋保平/文 游拥军/图
技术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

编者按: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设备,但仍有不少人不会使用智能机,尤其是老年人。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这表明“银发族”的数字生活日益受到重视。南国早报特别推出主题策划,探访陷入“数字鸿沟”的“前浪”,追问社会各界的“适老化”努力,共同寻找解决和作出的应对之道,助力老年群体享受美好数字化生活。

================================================================================================

“操作流程全靠背”“怕被盗不敢用网银”这些头疼经历,你家老人有吗

超30款App上线“大字模式”……不让老人被智能化“抛弃”,可以做点啥

关注农村,回归家庭……适老化改造需要更“走心”

随着老龄人口日渐增多,各行业面临的适老化改造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数字红利,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互联网环境,个人、家庭、社会要做的还有许多。

▲运营商推出助老服务。广西电信营业厅爱心翼站的爱心大使辅导老年用户使用智能手机。 广西电信供图

1.适老化改造需要更“走心”

尽管各类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处在热潮中,但目前许多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在上线适老化版本的软件中,超50%的App为内嵌式,将适老化版本放在“我的—设置”中,入口不明显。这意味着,用户需要通过多次滑动或点击、切换才能进入对应的适老化版本中,使用便利性并没有想象中好。

此外,记者还发现,手机应用商店里有一些软件的老年关怀模式名不副实,甚至还会弹出诱导借贷的广告信息,让“银发族”被迫陷入删不完的广告海洋中。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曾发表观点称,目前部分平台关于适老化的所谓改变,没有真正去问老年人需要什么,所以他们做出的这些改变:一是敷衍,二是便利自身,三是增加新渠道做广告。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众多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很好地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应把工作瞄准在“好不好”上,通过建立标准、设立黑名单等方式,让相关企业的App适老化改造更“走心”。

2.农村老年人更需数智赋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4.9%,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19.9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部体的比例为39.4%,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0个百分点。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占据非网民的大多数,是尚未“触网”的主要群体。

上述报告亦显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年龄因素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其中,因为没有电脑、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17.5%;因为年龄太大/太小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15.5%。此外,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48.4%;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25.7%。

很明显,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同样横亘着一条“数字鸿沟”。

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老年人更少,数字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减少了农村地区老年人接触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可能性。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老年人更需要数智赋能。

3.家庭应积极“数字反哺”

日前,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智能软硬件遇到困难时,老年人首选的解决途径是寻找后辈帮忙,其次是向身边同龄人求助、再向平台/软件客服求助。

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教长辈使用手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讲了好几遍了。”那些不耐烦的语气,也让一些老年人感到伤了自尊。

业内人士认为,“80后”“90后”“00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比上一辈具有优势。作为后辈,年轻人应多一些耐心、同理心,积极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带动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让这个时代的便利惠及老一辈,不让他们在时代洪流中掉队。

“家庭作为最小单元的支持系统,以代际互动促进数字反哺,这不仅能有效帮助老人掌握上网技能,一起学习交流的过程也是增进彼此感情的好机会。”南宁市心理咨询师陈剑文认为,技术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年轻子女的“数字反哺”就是对家庭老人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