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盗取试题销售谋利、制售假品牌化妆品……广西公布6个侵权假冒违法典型案例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梁冰欣 记者:刘冬莲
点击查看>>>

12月1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广西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今年截至目前,自治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开展“铁拳”“昆仑”等系列专项行动时,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5660件,案值3697.26万元,罚没款8201.37万元。

▲发布会现场介绍了2021年广西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冬莲摄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加大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案件查办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发布会公布了其中6个典型案例。

1、私自复制他人试题库销售谋利被判刑

温某、唐某、杨某、曾某某、覃某某,原来都是广西英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员。5人离职后,成立或先后加入柳州天道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1月,天道公司开始运营“金考点”软件和其他软件开发。其间,5人以营利为目的,将英腾公司“考试宝典”软件题库内容,私自复制到“金考点”软件使用并大量销售。温某5人的行为均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经法院判决,温某、唐某、杨某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曾某某、覃某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2、销售假冒进口葡萄酒被判刑

广西某某贸易有限公司和桂林市某某贸易有限公司,从山东烟台等地大量低价购买假冒注册商标的进口葡萄酒,并且在线上、线下销售,获取非法利益。案发后,侦查人员在上述两家公司仓库,当场扣押涉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各种品牌进口葡萄酒共计超过11万瓶,价值共计人民币176.9万余元。

经法院判决,广西某某贸易有限公司、桂林市某某贸易有限公司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和20万元。周某某等10人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至免予刑事处罚不等。

3、制假售假2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化妆品

2020年以来,吴某某等人购买制假设备和原料,租用厂房,生产销售假冒2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今年3月24日,南宁市公安局捣毁这个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某处的地下工厂,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包括成品口红24万余支在内的物资一批,现场货物价值约1亿多元人民币。

据统计,该团伙每日生产品牌口红约为800支、品牌防晒霜(乳)约为2000至2500支,每月单品出货总量约为30000支,涉案价值2亿余元,销售链条涉及全国20个多省市。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4、生产经营假种子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并罚款

2020年9月,南宁市农业农村局接到投诉,称某种子生产企业使用其它种子包装假冒“天某某”玉米种子销售。经立案调查,该企业生产经营假种子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今年8月,南宁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没收涉案的剩余种子27千克、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4620元、处罚款人民币50000元。

5、一批假冒“361°”“南极人”等商标的商品被查扣

今年4月,宁明县新瑞贸易有限公司申报一批货物出口至越南。南宁海关所属爱店海关对该批货物进行查验时,查获涉嫌侵犯“361°”“南极人”等36项商标专用权的运动鞋、内衣、手表等货物2万余件,涉案金额达人民币265万元。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确认上述货物均为侵权货物。

该按涉嫌侵权货物品种繁杂,涉及127种商品,是今年以来南宁海关查获的案值最高、货物数量种类最多的案件。目前,宁明县公安局已经联系爱店海关调取案件相关证据材料。

6、7万余瓶假冒二锅头白酒被查获

今年5月17日,梧州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梧州市长洲区大正峰百货商行销售大量假冒红星二锅头白酒。经调查,其上游供货商销售假冒白酒数量巨大,共有6个经销层级。

9月14日,梧州市公安局和梧州市市场监管局组成的联合侦查专案组,在南宁、梧州、四川遂宁联合收网,现场查获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白酒3374箱67160瓶。经鉴定,上述白酒均为侵权产品,货值约109万元。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部分涉案主体情节严重,已涉嫌构成犯罪,梧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公安机关分别依法予以查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