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在乡间野趣里闻见咖啡的香气,“村咖”之路如何走得更远?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兰敏

“五一”假期将至,一些城市上班族正计划开启一场乡村之旅。如今,在南宁市区周边的一些乡村中,“村咖”逐渐兴起,吸引市民纷纷到访打卡。时尚的咖啡文化混搭着自然的乡村风貌,让“在村里喝咖啡”成为一种新时尚。

“村咖”兴起 独特颜值吸引顾客

山野间、水库旁、池塘边……近段时间,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同于城市中常见的咖啡店,“村咖”的选址通常具有在地性。在优美的自然风光基础上打造特色的小院景观,也让“村咖”的颜值与格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南宁市江南区高岭村,有一座占地20多亩的咖啡庄园,这里依山傍水,既有绿色大草坪和特色布景营造出的法式庄园风,又有临近水塘打造的东南亚度假风和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风。主理人玉乐介绍,该咖啡庄园于去年10月试营业,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顾客较多,客群范围较广,有喜欢拍照打卡的年轻女性,有休闲放松的商务男士,也有亲子家庭。“我们售卖的咖啡以拿铁、美式等热销款为主,价格20元~35元。很多顾客来这里不仅为了喝咖啡,还想感受乡间野趣。”玉乐说。

▲顾客在南宁市江南区一家“村咖”打卡。受访者供图

老旧木屋、手工木雕、精致木版画……走进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的一家咖啡小院,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咖啡和草木的香味,令人心情舒畅。主理人小蒙告诉记者,咖啡小院的建筑大部分用老旧的木头来打造而成。“我们的空间设计以大自然为模板,保留了很多乡土元素,营造纯朴安静的环境,没有太多的商业化改造和设计。”小蒙说,咖啡小院的客源除了有市区的顾客,也有附近的居民,还有专门从外地来打卡的游客。

▲兴宁区一家“村咖”的内部环境。

一杯“村咖” 成为乡村游新体验

过去,乡村游、农家乐就受到不少市民欢迎。如今正逐渐火出圈的“村咖”又有何魅力?

“我觉得比起以往常规的农家乐,在村里喝咖啡更有意思。”南宁市民李女士表示,乡村咖啡店可以让人感受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与惬意。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培训中心主任杨春玲表示,过去,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印象更多是由农业活动、健康活动、乡土餐饮等传统业态带来的。而“村咖”以“现代饮品氛围”+“自然乡土气息”,带来不一般的乡村旅游感受,这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感。

杨春玲介绍,目前“村咖”有3种常见的经营模式:一是固定店面独立经营;二是附着在民宿、餐厅等其他经营体中;三是流动性摊点。“从市场的角度看,就是游客需要什么,这个地方就会出现什么。”杨春玲认为,“村咖”的出现,代表了乡村休闲产业的经营者们重视市场需求,将一些城市中司空见惯的服务业态转移到乡村。

“村咖”飘香 网红能否实现长红

“村咖”的兴起,为乡村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新兴业态,目前的“村咖”能盈利吗?

小蒙介绍,他们工作室原本有原木空间设计业务,在当地租了一个仓库,而后又打造了咖啡小院。由于工作人员不多、租金比市区铺面低,咖啡小院的经营成本较低。“店内使用品质较好的咖啡豆,我们自己烘焙也减少了成本支出。”小蒙说,咖啡小院目前整体收益不算太高,但还是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的一家“村咖”吸引不少市民前往。

未来的“村咖”如何能走得更好、更远?“从目前南宁周边的农村休闲经济情况来看,‘村咖’刚兴起,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建议相关部门在市场引导、食品安全规范、维护正常经营活动等方面做好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咖啡店也应当避免同质化,实现特色经营。”杨春玲认为,有的经营者可侧重咖啡饮品的调饮特色,有的经营者可以从便利性、买赠服务、环境打造等消费体验入手,百花齐放的经营,能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亮色。

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师李思捷认为,“村咖”可以结合各地独特的地理、生态、人文故事、农产品等资源来设计,提供好的产品或体验,让人不只是为了打卡而来。“消费者最终获得的体验感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决定了‘村咖’能否长红。”

一些主理人也在思考如何避免村咖昙花一现。“要想让咖啡店在村庄扎根且持续生长,就要努力与村庄的发展相辅相成,在长期的互动中逐渐融合。”玉乐介绍,目前咖啡庄园从高岭村聘用了五六名村民负责日常维护,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周末的时候还会在庄园里推出乡村市集,售卖当地的农产品。“我们还计划挖掘村里更多的历史文化,与庄园的活动进行联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