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文/图
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李宁中心,无人运输车在“黑灯作业”车间中精准穿行,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采用鲜果智能分级与云端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品控……4月1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探访发现,从前的劳动密集型车间已蜕变成智能化数字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南宁李宁中心冲裁一部生产区的智能切割机作业台前,操作员将原材料置入设备后,依托智能视觉识别系统,机器可自动定位进行鞋面材料裁切,人工只用完成简单工作步骤,减少人工干预,确保品质稳定。南宁李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传统人工裁切每分钟约完成10次冲裁作业,借助智能机器每分钟可完成约100次精准裁切,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员工劳动强度也得到有效降低。
在仓库幽暗光线环境下,一辆辆闪烁着蓝色灯光的无人运输车正沿着既定轨道在黑暗中自如穿梭。这些无人运输车无需照明辅助,即可在立体货架间精准停靠,从两米高的货架中提取重型货物,完成产品出库环节。
无人车设备自动识别路线航道。
“黑灯作业模式可节省大量照明用电,配合智能调度系统,车间不仅能实现货物精准出库、入库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更将整体物流效率提升40%。”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车间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机器,包括AI相机监控点位物料状态、AGV无人车穿梭运送物料等,实现从物料运输、裁切、摆放、配送等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转型升级。
无人运输车正在黑灯作业。
在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满载金黄沃柑的原料筐正通过传送带有序进入生产线,每批鲜果都有专属身份二维码。“数字化转型前,企业面临数据管理滞后难题,仓库进货信息未能及时录入系统,出现库存与账目不符的情况。”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志福介绍,2023年12月,公司通过“数据上云”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通过为每批原料赋码建档,精准掌握原料入库量、生产消耗量、成品产出量等关键指标,数据准确率已提升至95%~98%,实现鲜果“从枝头到货架”全链条管控。
机器完成复杂切割,工人只用完成简单操作。
今年3月,该公司还启用“一树下果园严选”系统,自动对沃柑果径、外观等指标进行分级分拣等工序,达标果品随即进入榨汁加工环节。通过智能化手段革新鲜果加工流程,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各品类水果饮料迅速投入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沃柑汁生产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