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这群青年用网络推广,10天售出壮锦产品200余件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板梯村的一处闲置校舍里,活跃着一支锦织兰团队。今年4月初,南宁“95后”小伙劳杰与团队伙伴通过网络渠道,帮助当地织娘解决手工壮锦围巾的销路,架起非遗壮锦售卖桥梁。自团队公益助农以来,累计售出壮锦产品200余件。

劳杰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团队主营壮锦手工包包的生意,今年3月,团队成员在板梯村采风时,拍摄了织娘手工编织壮锦的视频发布到网上,不久就收到村民发来的私信,称希望团队能帮忙销售壮锦。

锦织兰团队帮助织娘拍摄壮锦挂上网络平台售卖。

4月7日,劳杰驱车赶赴当地与团队会合。他们走访时发现,织娘们的手工壮锦围巾织法精湛、图案生动,配色极具现代审美,10余天才能织出一条1.8米长的壮锦,如此优质的工艺品却难打开销路,困于织娘不会用网络推广。于是,团队根据织锦尺寸及纹样复杂程度,将产品定价为每条600~700元,在小红书、咸鱼等平台售卖。“没想到,挂上链接的第二天,就成功卖出了首单。”劳杰说。

团队把壮锦围巾挂在咸鱼平台售卖。

为确保收益直达织娘,团队扣除运费后全额返款,对于不熟悉电子支付的年长织娘,团队会兑换现金交付。这份诚意很快传遍附近村庄,越来越多的织娘带着珍藏多年的壮锦慕名而来。

“4月15日上午,有两名织娘从16公里外的内排屯,骑着电动自行车沿着颠簸的山路前来。她们到达后,不愿打扰我们休息,在楼下默默等候了近两小时,直到我们出门时才发现。”团队成员陈世霖说,当时他们既感动又愧疚,担心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扩大帮扶的决心。

织娘们展示手工壮锦。

4月18日,金龙镇内排屯织娘农翠华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在抖音看到相关视频后,主动联系上劳杰。“刚上架几天,他们就帮我卖出了4条壮锦,家里还有近10条以前织的壮锦,团队正在帮忙上链接,织娘们都很感谢团队的公益付出。”

如今,锦织兰团队3名伙伴暂居板梯村的一处闲置校舍里,想帮助更多织娘打开销路。团队公益助农的事迹引发网络关注,不少网友在其视频评论区留言,咨询壮锦购买事宜,并为团队的热心助农点赞。也有网友留言称“不要免费代销,吃力不讨好”,对此,劳杰回复:“感谢建议,我本身也有自己的壮锦产品,目前的想法就是想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把壮锦文化推广出去。”

不少网友在视频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