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波
4月18日下午,2025年广西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启动会在南宁举行,将向全区555家企业选派科技人员815名,为我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启动会现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杨波摄
据悉,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引导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要素,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的制度安排,我区2002年率先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今年,自治区科技厅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成立了自治区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专班,面向有需求的科技型企业,系统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培训与选派工作。
据悉,经过意向征集、双向选择、核查确认以及公示认定,今年我区确认向555家企业选派科技人员815名,其中企业科技特派员460人、企业科技特派团95个。
从派驻企业地域分布看:
南宁、柳州、桂林三市最多,总数占派驻企业总数47%,其中南宁141家,桂林61家、柳州56家。
图为派驻企业所在城市分布情况。数据图表来源:自治区科技厅
从派驻企业类别来看:
高新技术企业348家,占所有派驻企业62.7%;
规上工业企业395家(其中含高新技术企业277家),占所有派驻企业71.2%;
瞪羚企业65家,占全区瞪羚企业总数三分之一。
图为派驻企业类别情况。数据图表来源:自治区科技厅
从派驻企业产业领域来看:
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储能、有色金属、汽车等8大产业的企业共410家,占比73.9%。
图为派驻企业产业领域情况。数据图表来源:自治区科技厅
从派出单位来看:
共有41家高校和33家科研院所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其中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科技大学派出科技特派员数量最多,分别派出82个、79个科技特派员服务64家、48家企业,其次是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治区农科院、广西科学院等高校院所。
从企业科技特派员结构来看:
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85%,博士研究生占总人数的63%,科技特派员队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能有效支撑我区重点产业培育和创新发展。
数据图表来源:自治区科技厅。
据悉,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期为2年。一年内到派驻企业开展现场服务要求不少于5次,累计服务天数30天以上。在此期间,企业科技特派员要为企业提供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成果转化等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七项任务。驻点企业与科技特派员及派出单位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任务、奖励、成果归属及开发权益等事项,明确具体责权利。各设区市按要求相应成立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站,负责企业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服务。
“我们目前在电机控制器开发方面的步子慢了一些,这次能得到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研发院副院长张松告诉记者,玉柴集团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控制技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等前沿科技产品。当下最需要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 以便直接进入产品开发环节,加快新品推出进程。派驻到该公司的科技特派员是广西民族大学的王尧博士,在电机控制器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际应用上有丰富经验,还曾有企业工作经验,他的加入让企业如虎添翼。
桂林理工大学的白少元博士作为流域水体修复方面的专家,与恒晟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已持续10年,见证了企业从建设水利项目向开展水利环保业务转型,双方共同研发成果还曾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此次她与桂林理工大学地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测绘学院的几名优秀教师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团,为恒晟公司再次提供科技服务。“我们与企业的联系进入了2.0时代,从一个人为整个企业提供具体技术服务,到以科技特派团的形式和企业对接。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壮大,学科交叉能为双方带来更多科技成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韵伊
责编 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