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拥有千万粉丝的
博主“盗月社食遇记”来南宁啦
这次他们要帮一辈子没出过东北的
大叔阿勇实现旅游梦想
除了南宁的美食
他们还体验了一项
流传千年的“古法美容”
一盒鸳鸯粉,一把锥子,一团细棉线
一场15~20分钟的“凶猛”操作
一张如蛋白般光滑的脸就诞生了!
是什么黑科技?
竟然叻过冰点脱毛!
答案:开脸!
开脸,又称绞脸、开面,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古时候,女子出嫁前一天都要进行其人生的第一次开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古老技艺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美容的一种方式。
老南宁都知道,在粤东会馆一带,还能见到这种“黑科技”——开脸。几位女师傅在此摆摊美容,两张凳子,一盒鸳鸯粉,一团细棉线,便是她们的工具。
一根坚韧的细麻线,一套熟练精巧的技法,数十年如一日的传承。手艺人弹指间,便能让皮肤焕发光彩。
坐在木凳上微微仰头,一条红发带利落地系在额头,防止碎发干扰。细腻的"鸳鸯粉"被轻轻扑在脸上——这层特制粉末能让棉线在肌肤上更顺滑地游走。
绞面师傅介绍,传统绞面多用天然材料:基础的是鹅蛋粉,讲究些的用食用石膏粉,最上乘的则是珍珠粉。工具是两根棉线,一粗一细,分工明确——粗线先处理较硬的汗毛,细线再修整细软的绒毛。
只见师傅将棉线一端轻咬在齿间,左手拉直另一端,右手灵活地绕出"8"字形活套。手指一开一合间,棉线在面部肌肤上轻盈游走,一拉一收,汗毛便被连根拔起。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既需要力道精准,又讲究手法轻柔,堪称一门独特的美容技艺。
壮志路曾被老南宁称为“开脸一条街”
那时的街边摆满了开脸摊点
手艺师傅与顾客们谈笑风生
空气中弥漫着鸳鸯粉淡淡的香气
如今,这项古老的技艺依然鲜活
仿佛时光不曾流走
编辑 黄叮佳
责编 易治平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