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邕江边的自制跳板引关注,众多“泳士”上演“水花消失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文/图

4月9日,一条南宁多名跳水爱好者在邕江边踩着竹竿制成的跳板,上演“水花消失术”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这块手工跳板像一座桥梁,不仅引来20岁出头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也有来自天津、新疆、湖北等地的跳友前来打卡。

4月11日傍晚,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邕江北岸邕江大桥桥头,看到一群“泳士”列队站在简易的竹制跳板上,他们先举手示意,紧接着助跑、起跳、腾空、翻转,最后轻盈入水,有模有样,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每天傍晚,跳板成为邕江的一道风景。

韦伟是恒跃游泳队的队长,去年7月,她突发奇想,到南宁郊区一家木材城买了几米长的大竹竿,装上螺杆、防滑垫、泡沫垫和木板等制成跳板,用三轮车运到邕江边。竹竿制成的跳板,耐用、弹性好,平时大家把跳板锁在邕江堤上,每天下午5时准时抬出来架在码头护栏上。

“网上说我们有‘水花消失术’,是过誉了。我们追求快乐第一、技巧第二,入水姿势都是自己摸索的,各有各的动作。”“70后陈雪玲去年才学会游泳,不久就学会了跳水。她最喜欢张开双臂一跃而起,因为瞬间的腾空让她感到轻松,“好像在飞”。

游泳爱好者以“凌空飞燕”的姿势入水。

跳水给队员们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短短一年,陈雪玲瘦了10斤,有的队员瘦了30斤。身形窈窕紧致了,人也变得自信。记者采访时,跳台上总是回荡着欢声笑语。

邕江边的游泳队大多由中老年人组成,但自从竹制跳板“出道”后,越来越多20多岁的年轻人加入,让恒跃游泳队成为队员年龄跨度较大的游泳队。

恒跃游泳队成为“民间跳水天团”。

28岁的周毅原本只是来江边散步,看到大叔们的跳水表演后,立刻被“圈粉”。周毅说:“我是学音乐出身的,毕业后从事体育方面工作,我觉得跳水是力与美结合,所以自告奋勇加入了。”

舒展松弛的跳水动作,引得不少路人驻足拍摄。随着视频的传播,这块竹制跳板的名气越来越大,小小跳板也像一个城市会客厅,不仅有本地市民前来围观,甚至吸引了来自天津、新疆、湖北等十余个省区市的跳水爱好者,他们专程来到南宁,就为了在邕江体验一把“民间跳水”的乐趣。

游泳爱好者空翻入水。

4月11日,邕江的跳台上就来了一名来自新疆的业余跳水爱好者。他说,邕江很清澈,跳下去特别舒服,他要在南宁住到5月再返程。

尽管跳水动作看起来轻松潇洒,但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队员们自发制定了安全规则:跳水前检查跳板稳定性、水下确保无杂物、新手必须由老队员陪同等。他们习惯组成“跳水搭子”,互相关注。

或许,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需要昂贵的器材,不需要专业的场地,只要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人人都能成为“民间运动员”。而邕江边的这块竹制跳板,正见证着这份纯粹的快乐。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