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屹权 许莎明/文 尹世斌/图
“你只管好好考试,志愿填报等成绩出来再说!”这或许是多数家长对高三考生的叮嘱。然而,若真等到分数公布再行动,不仅可能错过强基计划、港澳高校申请等关键节点,更可能因填报失误导致滑档……3月29日,南国早报“父母学院”公益课第二期开讲,邀请了百年育才资深升学规划师彭亮带来系统性指导,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家长们高频互动,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仍意犹未尽,围着彭老师继续咨询。
多元升学通道,及时填补家长认知信息差
3月29日下午,近百名家长走进南国早报“父母学院”,现场座无虚席。在两个半小时的课堂时间里,彭亮不断抛出实战案例,与家长们保持互动,现场氛围热情高涨。
彭亮曾在8个新高考省份做过高中升学规划,说起新高考下的机会驾轻就熟。首先,他重点解析了新高考背景下的多元升学通道,强调家长需打破“唯分数论”思维。
讲座现场
“怎么挖掘升学通道?”他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高考第一年广西最低录取分数线628分。假设5名考生的成绩分别是630分、606分、604分、591分、582分。“你认为哪位同学最后会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彭老师的提问,让现场立刻活跃起来,大家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a、b、c、d、e 都行,只是不同的升学途径。”当彭亮公布答案,全场一片哗然,家长们认真听他讲解。
彭亮称,非汉族考生可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可降10~35分锁定心仪院校,但需完成一年预科课程并通过考核,再进入四年本科学习;强基计划为全国39所985院校基础学科提供选拔通道,通过统考+校测的模式选拔人才,通常可以低于学校投档线的分数考入985院校;此外,港澳高校为独立招生模式,不占用内地高考名额,考生可以在报考内地高校的同时申请港澳高校,等于给自己上了一份“保险”。
不少家长纷纷拿出手机拍下关注的信息。
职业规划先行,锚定专业选择方向
针对家长普遍困惑的“选专业难题”,彭亮给出了“以终为始”策略,建议将职业目标作为专业选择锚点。在选择专业时,应该考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如何,行业未来的前景如何,以及学生在学历方面计划提升到什么程度。彭亮建议家长使用专业的测评软件对学生做全方位的测评,但测评的重点在于“评”。“如同在医院体检时,检测报告上很容易能看出哪项指标异常,但仍需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
家长感慨多,升学规划越早越好
活动现场有不少低年级学生家长来听课,高一学生家长黄女士表示:“孩子准备进入高二,我本来只是想提前了解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但今天的讲座让我深入了解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强基计划等升学通道。我意识到升学不仅仅是高考分数的问题,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提前规划和把握。”
高三学生家长张先生感慨:“平时工作忙,对高考政策了解得不多,总觉得志愿填报是高考结束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听完老师的讲解,才发现原来填报志愿有这么多细节和技巧,稍不注意就可能让孩子错失理想院校。尤其是像强基计划、港澳高校申请这些复杂的升学路径,自己摸索很容易踩坑。接下来我打算请专业老师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份志愿填报方案,让孩子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和选择合适的专业。”
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家长询问什么时候再开讲座,他们表示会来继续学习。
一些家长在讲座结束后与彭亮老师进行交流。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常常面临各种困惑。为此,南国早报特别打造“父母学院”,它集教育指导、亲子互动、心理支持等功能于一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技巧。未来,“父母学院”还将持续推出更多公益课,欢迎拨打13211335411或18477166047,或在评论区留言提供你感兴趣的教育话题,话题如被采纳,南国早报将邀请专家为你解答。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志愿填报学习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