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下雪的家乡玉林,到白雪皑皑的东北,雕刻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冰雪作品。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木雕艺人周能连续两年受邀到东北从事冰雪雕刻。从最初对冰雪雕刻的畏惧与陌生,到在冰雪世界里挥洒自如地创作,周能觉得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收获,让他终生难忘。
从木雕根雕到冰雕雪雕,作为从没见过冰天雪地的南方人勇闯冰雪世界,周能的这一段艺术跨界之旅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记者日前走近他,聆听他的冰雪故事。
周能和雪雕作品“财神”合影。
受邀前往东北进行木雕创作,结识东北雕刻师傅
周能,今年40出头,在玉林城区经营一家颇具名气的木雕根雕工作室。自幼对美术怀揣热爱的他,20年前就踏上了自学根雕木雕技艺的道路。凭借着天赋与不懈的努力,他在木雕根雕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作品深受业内人士的赞赏。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从没有见识过冰天雪地的他,竟然有着一段艺术跨界之旅,从前只会木雕根雕的他,拿起刻刀,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宁夏等地从事冰雪雕刻。
多年前,周能受邀前往东北进行木雕创作,在那里结识了一群从事雕刻工作的师傅。此后,每年年底,这些师傅都会热情地邀请他去东北参与冰雕雪雕的创作,但都被他婉拒了。
2023年冬天,东北的雕刻师傅再次向他发出邀请,这次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工资每日结算,包吃包住,还报销来回飞机票。而此时恰好手头没有工作的周能,在一番思考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购买了一套冰雪雕刻工具,踏上了前往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旅程,就此开启了他的冰雪雕刻初体验。
第一次在冰天雪地里雕刻,衣服常常被汗水湿透
抵达伊春市后,周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所前往的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年冬天那里都会展览一批精美的冰雪雕刻作品供游客欣赏。在这零下20摄氏度的冰雪世界里,他身穿厚厚的棉衣,头戴棉帽,却依然冷得瑟瑟发抖。
周能(下)在创作大型冰雪雕作品过程中小憩。
与他之前想象的不同,冰雪雕刻所用的冰并非“新鲜出炉”。由于当年湖里的冰厚度不够,当地人会在前一年冬天将从湖里采出的巨大冰块储存起来,待第二年需要时再运至景点。而雪则是使用人工造雪,这种雪的粘度和纯净度都能很好地满足雕刻的要求。经过冰雪雕师傅们的简单培训后,周能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
巨大的冰块被一块块堆叠起来,油锯手首先对冰块进行“开料”,勾勒出动物或人物的大致轮廓,随后周能和其他冰雕师傅便手持特制刀具,进行细致入微的精雕细琢。雪雕的制作过程也不简单,先将雪填充到框架内拍打结实,初步雕刻出轮廓,再用各种铲、刀进行精雕。这些冰雪雕作品规模宏大,小的有两三米高,大的则高达十几米,周能需要依照设计图纸的比例,站在高高的排架上进行雕刻。“这对只从事过木雕根雕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当完成一部分作品,我都得后退几米甚至十几米,仔细观察作品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周能回忆道:“冰雕要比雪雕刻更难一些,北方的冰块坚硬如石,雕刻它需要的工具比较尖锐,要天天磨刀。”
为了能赶在旅游旺季让冰雪雕作品如期展出,周能和其他冰雕师傅每天天未亮就来到工地,一直忙碌到下午4点多天色渐暗才收工。冰雪雕刻既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又需要高度专注的脑力劳动。为此,尽管工作环境温度低至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周能的衣服也常常被汗水湿透。他的第一件冰雪雕作品是与人合作完成的十二生肖像,高达两米多,这些生肖像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其他师傅看到后纷纷点赞。
完成了伊春市的冰雪雕刻后,周能这个没有见过冰天雪地的木雕根雕艺人,已经成为了冰雪雕刻的行家里手,随后他和同伴又被邀请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工作,同样出色及时地完成了几十件冰雪雕刻作品。
第二次受邀,转辗多地雕琢“雪世界”
有了2023年的宝贵经验,2024年冬天,当东北的冰雪雕刻师傅又向周能发出邀请时,他欣然前往。这一次,冰雪雕刻的场地选在了伊春市一个结冰的湖面。这里的雕刻任务更加艰巨,要求也更高。“湖面上的游轮都被冰冻住了,我们灵机一动,在船尾堆起一个高十几米的雪堆,别出心裁地雕刻出一个正在推船的大猩猩。”周能说,由于他长期从事木雕技艺,习惯了精雕细琢,在雕刻大猩猩时,将其身上的毛发、眼睛等细节修饰得纤毫毕现,一个奋力推船的巨型雪猩猩形象很快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周能看来,每一件冰雪雕刻作品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雕刻师傅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就连雕刻产生的废料都有专人负责运走。“每天午饭是有人把快餐送到工地,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吃完,不然饭菜很快就会冻成一坨。”周能笑着说。为了赶进度,他们有时需要加班到夜里8点。有一次加班回去的路上,一位雕刻师傅不慎掉进冰窟窿,幸好旁边的人反应迅速,及时将他拉了上来。“要是在那冰冷的水里多泡几分钟,人肯定就冻僵了。”周能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在伊春市的景点忙碌十几天后,周能和伙伴们按时完成了几十个大小各异的冰雪雕像。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被邀请到黑龙江双鸭山市。双鸭山市的天气比伊春市更为寒冷,在一次冰雕作业时,周能因手套全湿透,左手小拇指被冻得失去知觉。当地师傅见状,赶忙让他把小拇指含在嘴里,慢慢恢复知觉,否则小拇指就有冻伤的危险。
游客与自己制作的冰雪雕像合影留念
在双鸭山市忙碌几天后,周能和同伴们又接到邀请,前往哈尔滨市进行冰雪雕创作。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雕刻高手,周能一边跟着他们工作,一边虚心向他们学习。他参与了哈尔滨市好几个大型冰雪雕像的雕刻工作。今年春节,已经回到玉林的周能,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游客们纷纷与他们制作的冰雪雕像合影留念时,他的内心都充满了自豪。
周能参与雕刻的北极熊雪雕。
近日,他和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几名冰雪雕刻师傅打电话联系时,这些曾经和他在冰天雪地里朝夕相处的师傅们告诉他:“你和我们一起创作雕刻的冰雪作品,随着春天的临近,不久前已经拆除了,但在展览期间,作品获得了游客们的高度评价。据我们所知,你是第一个去东北参与冰雕雪雕创作的玉林木雕艺人。”
“冰雪雕刻也被称为‘消失的艺术’‘遗憾的艺术’,随着春天来了,我们的冰雪雕刻作品会被拆除,我心里虽然有着很大的遗憾,但也期待着在今后能够为游客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弥补遗憾。”周能说。
编辑 肖海燕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