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阮萃 文/图
进入春季,天气犹如三岁孩童的脸变化多端,其中最让人感到不适的,当属回南天。在回南天里,空气中水汽弥漫,不仅居住环境变得湿答答的,还容易引发风湿类疾病、皮肤病等疾病。人体如何应对回南天?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回南天引发身体不适
春节至今,南宁已出现3次回南天天气。尽管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但南宁市民陈女士的风湿关节炎都会准时发作。她无奈地自嘲:“我的身体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
陈女士透露,回南天时,身体的疼痛令她难以入眠,每天哈欠连天,食欲也受到影响。
市民张女士也表示,回南天里,她的食欲大减,因为胃部总有胀满之感。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了解到,回南天期间,门诊病号数量明显多于平日。除关节病外,湿疹、春困等问题也大多是回南天所致。
为何会让人如此难受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康复一科主任医师莫智珍介绍,在中医理论体系里,“湿气”可细分为外湿与内湿两类。外湿指当身处潮湿环境(如回南天、不慎淋雨、长时间在水中劳作)时,湿邪便会乘虚而入,借助毛孔、呼吸等途径侵入人体,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内湿主要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致,如长期偏好生冷油腻食物、过度饮酒,加上熬夜与处于高压状态,就会损伤脾胃,致使水液代谢紊乱,湿浊滋生积聚。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陈舒表示,回南天对痰湿体质、湿热体质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影响较大。人体湿气过重,还会在皮肤上有所体现,湿疹、妇科疾病等也容易随之出现。此外,人体在回南天里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粘腻不成形等症状。
▲医护人员为市民做艾灸祛湿。
如何才能有效祛湿
怎样才能顺利度过回南天呢?陈舒建议,生命在于运动,大家可利用上午阳气上升的时段,通过运动调动气血,促进脾胃功能运转,借助出汗、排尿等方式代谢湿气。
饮食方面,可以选择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像山药、陈皮、茯苓、薏米、芡实等,将这些药材融入日常食材中。
莫智珍表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但一些湿气重的食物(如空心菜、水芹菜、西洋菜等)要少吃,烧烤也尽量不吃。
陈舒提醒,如果运动和饮食调理祛湿效果不佳,身体仍感觉困倦,可前往正规医疗机构,采用拔罐、艾灸、刮痧等方法祛湿。
推荐药膳
五指毛桃祛湿汤
配料:五指毛桃30克、薏米20克、茯苓15克、红枣3颗、猪骨500克。
做法:将五指毛桃(拍扁更出味)、猪骨等食材清洗干净后浸泡半小时。猪骨焯水去腥,与五指毛桃及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慢炖1~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肺、行气化湿、舒筋活络,特别适合湿气重、脾虚湿盛的人群。
注意:孕妇禁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