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伊玮 谭奕
按摩、擦身、更衣……在“无陪护”病房,随处可见医疗护理员忙碌的身影。有了24小时随叫随到的医疗护理员,患者能享受到专业化服务,家属也得以从劳累与忙乱中抽身。“无陪护”病房究竟是什么?以专业照护代替家属陪伴是否可行?连日来,南国早报进行了深入走访。
2月17日,记者走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血液内科的“无陪护”病区发现,这里整体环境比普通病区更安静。医疗护理员有的在照料患者,有的跟着护士巡房。
▲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无陪护”病房外,墙上贴有照护服务具体内容。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黎伊玮摄
一间“无陪护”病房内,医疗护理员江玲珍在护士的指导下,正在帮一名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患者的儿子梁先生告诉记者,江玲珍平时还会帮他的父亲打饭、理发、剪指甲等,“有些检查项目需要排队,她会代我们排队,以便更快地完成检查”。
由于脊柱受伤,患者李先生在翻身、更衣、如厕时有诸多不便,“护理员服务很周到,不怕脏不怕累。我儿子做生意比较忙,我住在这,有护理员照料,他也省心”。
医科大一附院护理部主任杨丽介绍,该院于2024年4月已率先在血液内科一、二病区开设“无陪护”试点。目前,医院开设“无陪护”试点的科室已增至10个,包括急诊外科、皮肤科、心胸外科等,惠及3500多名患者,家属陪护率下降了27.32%,生活照护应答效率提高了50%。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以下简称瑞康医院)的“无陪护”病房里,医疗护理员的手腕上佩戴着一块专用智能手表。该院脊柱外科一区护士长韦健玲介绍,智能手表与“无陪护”病房专设的陪护铃是相连接的,有需求的患者只要按响陪护铃,护理员就能第一时间感应到。
▲瑞康医院“无陪护”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吴先生正处于术后恢复期,现住在瑞康医院的“无陪护”病房。吴先生说,护理员的照护很用心,就连喝水的水温都把控得很好,“有什么需要按陪护铃,护理员都能及时前来,遇到问题也可以找驻点医院的管理人员协调解决”。
▲瑞康医院“无陪护”病房专设的陪护铃。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瑞康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蒋娟介绍,该院于2024年11月开始在脊柱外科一区、脊柱外科二区、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创伤骨科与手外科等科室开设“无陪护”病房试点。在“无陪护”病房里,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疗护理员可为患者提供多项服务,包括擦身、助浴、喂饭、梳头、理发、更换衣物、处理大小便等。同时,经过专科培训的医疗护理员还可以协助护士督促患者做好功能训练等。
由于经常得到患者点赞,从事医疗护理员行业8年的黄玉贞如今是患者心中的“金牌管家”,被优先推选为一对一照护服务的首选护理员。
“我之前担心住院会有些寂寞,但小黄很照顾我,帮按摩、打饭、喂水,还经常和我聊天,就像亲女儿一样。”2月18日,在瑞康医院住院近10天的陈阿姨说,在“无陪护”病房,有黄玉贞的鼓励与关怀,她对治疗有了更多信心。
▲医疗护理员黄玉贞在照顾患者。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做好陪护,爱心、耐心、细心都很重要。能够帮助别人,我自己也很开心。”黄玉贞朴实地说。
医科大一附院血液内科一病区护士长黄晓屏表示,除了日常照料,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照护,也是医疗护理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及日常培训内容。“患者及家属多少都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员要多倾听他们的诉求,多讲讲良好预后的例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优化调整了护理价格政策,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12月,《广西“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免陪照护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自主选择;免陪照护服务属于非诊疗性质的服务项目,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无陪护’病房照护费的价格标准按照市场化方式形成,费用由陪护服务机构收取,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主选择按级别照护或个性化照护方式,不同的照护级别、照护模式,收费价格也不同。”杨丽说。
蒋娟介绍,瑞康医院“无陪护”病房的服务价格和内容实行明码标价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其中,三级照护(13元/天),适用于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生活能自理的患者;二级照护(60元/天),适用于病情稳定,存在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不足的患者;一级照护(100元/天),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另外,针对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并有特殊照护需求的患者可选择一对多(150元/天)或一对一(230~250元/天)的照护模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