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文/图
“这个缓冲区域不能久留”“上魔毯要小心”……在梧州雪立方冰雪世界,滑雪巡救员潘子仁就像一名安全卫士,每天在-4℃左右的雪场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雪友提供援助,让他们尽情撒欢。
据了解,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就包括了滑雪巡救员。
雪场上的“安全补丁”
梧州雪立方冰雪世界是室内雪场,在高新技术加持下,一年四季皆可玩雪、赏雪。每天上午正式营业前,潘子仁会和同事提前40分钟到场,检查雪道是否有障碍物、防护栏是否完好、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他们身着“雪地救援”的荧光绿马甲,雪友们一眼就能找到他们。
潘子仁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别看雪立方是初级滑道,不少南方雪友在这里拥有了滑雪初体验,南宁、柳州、贵港、桂林甚至广东等地的一些新手去北方滑雪前,都会慕名前去练习。
室内雪场的安全检查一点都马虎不得。雪友滑行时,速度飞快,如果雪道不平整、两侧积雪过多,这些微小的隐患,都有可能让其摔跤甚至发生事故。
“有没有事”“来,我扶您起来”……说话间,一名雪友在雪道上摔了一跤,潘子仁见状,立马跑过去询问情况。他说,如果雪道上有人摔倒,要是碰上技术不好的雪友,一个刹不住,就有可能“撞车”。
潘子仁帮助摔跤的雪友。
滑雪场在缓冲区、魔道的出入口处、雪道上都设有巡救员的岗位,且这些岗位的巡救员工作各有侧重。比如魔道出口处的巡救员,所在位置一般是滑道的高处,不仅要时刻注意魔毯上的客流,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发现雪友摔倒、相撞的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最近的巡救员到位。缓冲区的巡救员,不仅要不停地劝离停留的雪友,还要时刻关注是否有雪具溜下来,成为雪道上的安全隐患。“这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守护雪友的一道安全屏障。”潘子仁说。
潘子仁帮雪友取出滑板。
职场上的新赛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过后,南方的室内滑雪场也逐渐热起来,雪上的安全防范更加重要。
梧州雪立方冰雪世界相关负责人梁先生介绍,滑雪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强的运动,早在2013年滑雪运动就被国家认定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他认为,将滑雪巡救员列为新职业,是行业标准提升的体现,也能让更多人在这个赛道上找到归属感。
就拿雪立方来说, 2024年春节累计接待游客5.6万人次,为满足这么多人的滑雪需求,他们只得提前招聘兼职的巡救员。现在人力资源与保障部将之确定为新职业后,一些热爱冰雪运动、有一定基础的人员,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滑雪巡救员,不仅为自己打开了新的就业赛道,也能促进冰雪行业规范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魔毯边上的巡救员。
梁先生还透露,有雪场才需要巡救员,目前广西全年开放的室内滑雪场少,他们都是根据需求自己培训员工。相比北方的大型户外雪场,设立专门巡救员岗位的南方室内雪场不多。员工入职后,从滑雪巡救员开始熟悉工作,之后都会参加考试,考取滑雪(初级)指导员证书,同时兼做教练员与巡救员的工作。单纯的巡救员工资不高,每月3000元左右,但成为滑雪教练后,旺季的月工资可达上万元。
潘子仁也透露,自己刚入职时,是一个滑雪小白,为了更好地融入工作,他每天下班后都会上雪道苦练滑雪技能,同时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习医疗救护知识。如今,在新职业的指引下,他已完成滑雪(初级)指导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是可以带学员练习的滑雪教练。未来,他还会向着更高级别的指导员甚至裁判员进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滑雪体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