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准入门槛低,无统一标准……月子中心存在监管盲区丨关注月子中心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斯 李艺

“坐月子”到月子中心成为潮流,但作为新业态,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监管盲区亟待补足。有专家表示,行业想要长远发展,还需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保证服务质量。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

01
门槛低:证照线上就能审核办理

南宁多少家月子中心有医疗资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两次咨询过南宁市卫健委相关部门,对方表示月子中心不归他们管。

开办一家月子中心,需要哪些手续?记者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工作人员答复:月子中心要有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许可证等必备证照,其中营业执照要注意约定经营范围。此外,月子中心通常还涉及母婴服务、餐饮、住宿、生活美容等项目,还需要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安全许可证、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等。

工作人员特别强调,月子中心的产康项目有的属于医疗美容项目,需要办理相应的证明和许可证,相关人员也要持证上岗;如果有医生坐诊,提供医疗服务,还需要去卫健部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如果没有医生坐诊,又不涉及医疗美容项目,月子中心所需的大多数证照只要定好了开店地址等,可以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线上进行审核办理。

而同样需要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南宁托育机构,除了营业执照等必备的证照,还必须到南宁市卫健委进行备案才能营业,对工作人员也有硬性要求,要提供包括保育员和育婴员相关证书,以及所有人的健康合格证明等,对月子中心的普通护理人员并无资质的硬性要求。

02
业内人士: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

南宁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南宁家协)是南宁市家政服务行业自发成立的行业性社团组织,涵盖了南宁市家政、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养老等多个服务行业。该协会会长段洁介绍,目前南宁市有140余家月子中心,大部分没有医疗资质,也没有统一的部门主管。

“月子中心就是产后母婴护理服务机构,医疗是医院的事,不应该往医疗上靠。”该协会另一名相关负责人曾开办月子会所,对南宁母婴康复服务机构的整个发展情况较为了解。

对于一些月子中心宣称“医养结合”或者有医生坐诊,该负责人称:“没有医疗资质,宣传有医疗专家坐诊是违规的。”对方表示,很多月子中心确实配备了有医疗资质的医生以及有护士证的人员,但在月子中心,只能称他们为育婴师、护理员等。他们提供的是医学指导和照看护理服务,通过专业的服务让产妇科学康复,同时科学喂养新生儿,不能有任何诊疗行为。一些月子中心超出界限,在服务中有医疗行为是不允许的,“不能等出事后又声明自己不是医疗机构”。

该负责人坦言,目前南宁母婴服务行业乃至国家层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更多靠企业自律,自己制定标准和流程。

据了解, 2018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但该文件是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性。 2015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发布了《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和服务指南》,但该指南也是指导性文件。

“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有关月子中心的话题谈了很多年,但都很难解决母婴护理服务行业的难点和痛点。”南宁家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希望有行业的规范标准,部门来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03
专家建议: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月子中心属于朝阳行业,社会需求很旺盛。”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分析称,当需求日益旺盛,月子中心的不规范操作所引发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存在监管盲区,就需要相关部门承担起监管责任。

姚华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开办月子中心的场地、医护人员配比、从业人员证书等方面提出要求,适当抬高成本,提高准入门槛。

同时,他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将月子中心纳入规范管理当中,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可以先建立一些标杆性企业,从而引导整个行业规范性的建设和发展。

他山之石:
1
浙江出台地方性法规,明确标准和监管职责


2023年,为解决月子中心无行业主管部门、无行业标准的问题,浙江省瑞安市确定卫健部门为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温州市产后母婴照料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全市月子中心签署浙江省首个行业自律标准。《办法》明确了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涉及卫健、公安、人社、住建、市场监管等近10家单位。瑞安市还打造了“母婴保健机构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现跨部门综合监管。

2
福建检察机关督促,助力“月子中心”规范经营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积极发挥检察职能,2024年开展专项行动,督促对该市月子中心经营管理问题的治理,并联合多部门建立机制,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月子中心的监管涉及食品、卫生、消防、医疗等多个部门。部分月子中心餐饮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缺乏相关资质却擅自开展医疗类服务,消防标识不完善……检察官针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磋商意见书、检察建议书,建议相关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厘清权责分工,列出监管清单,助力月子中心规范经营。

相关新闻:

南宁多家月子中心宣称有专家坐诊,大多竟无医疗资质 | 关注月子中心

女婴突然夭折、男婴右手骨折……月子中心意外频发 | 关注月子中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