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谭奕
答:冬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削弱气道粘膜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情况严重时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和脑出血等。
对于由感冒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细菌感染导致的咳嗽,咳脓黄痰,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再服用止咳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是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的咳嗽,则应避免这类食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可以尝试饮用金花茶或者菊花茶(每次2~4朵)煮水,以达到清热降火的效果。咳嗽是咽喉部受到刺激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射,目的是把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黏性分泌物排出来,并非都需要立即止咳,关键在于查明咳嗽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遇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1. 咳嗽伴有浓痰且症状加重。及时到医院进行血压测量、血常规检测和咽拭子样本采集等必要检查。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CT扫描或胸部X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等严重呼吸道感染。
2. 持续高热不退。当体温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4小时,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3. 出现疑似并发症征兆。如果出现心跳加速、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或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征兆。
对于经常感冒或体质较弱的人群,建议在每年冬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并考虑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泛福舒胶囊(具体用法咨询医师)等免疫调节剂,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受访医生: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柳广南
答:网上售卖的中药植物泡脚包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需添加中药泡脚,最好是医生辩证指导下进行,尽量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经视诊、合参、体质辨识等方法后,开出适配自己的主愈方。建议大家选择温水泡脚,通常可以增加生姜或艾叶,具有温阳通络的作用,适合阳虚体质、四肢不温的人群。
很多人觉得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这是个常见误区。泡脚的水温并不是越热越好,根据人体生理特点来说,稍高于体温的水温40~50℃为最佳温度,泡脚时间是15~20分钟即可,具体可因人而异。这个温度区间的水既不会给人体带来突然的冷热刺激,又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条件的可随时添加热水,以保持温度均匀。需要注意的是,像儿童、老人等人群,由于皮肤的反应状况不同,水温建议接近身体体温为宜。
此外,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泡脚,孕妇、妇女经期、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各种出血倾向疾病、糖尿病、足部皮肤损伤或感染等患者均不建议泡脚。
受访医生:南宁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 蒋建华
答:胃结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石头”样子,其又称胃内异物凝集,是一种消化道疾病的现象。胃结石通常有植物性胃石、毛发性胃石、药物性胃石等类型,这类疾病的症状可从轻微到严重不等,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大块的胃石可能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消化不良等表现。
眼下正是山楂、柿子等食物大量上市的季节,食用时应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吃,两者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块形成结石。胃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是食物成分,最典型的原因就是由富含鞣酸的植物类(如柿子、山楂、黑枣、茶叶等)引起的,因为鞣酸能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可溶的沉淀物。此外,消化不良、胃轻瘫、幽门狭窄等疾病也会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形成胃结石的风险。
预防胃结石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饮食结构搭配,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
1. 饮食不偏嗜:多样化饮食,限制短时间内摄入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柿子、山楂、黑枣、茶、咖啡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不含过多鞣酸的种类)和全谷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消化。
2. 充分咀嚼: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更好地消化,减少大块食物完全依靠胃括约肌蠕动来磨碎食物,减少胃粘膜损伤。
3. 定时定量用餐:避免饥饿过度后一下大量进食,减少胃部负担,规律的餐饮习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胃酸分泌和胃动力。
4. 保持充足水分:足够的水分有助于稀释胃内容物,防止食物残渣过于浓缩。饭前先喝几口汤,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和吸收。
5. 限酒控烟:烟草和酒精都会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并且对消化道黏膜损伤是明显的,会增加胃病发生的风险。
6. 心理调节:减少精神压力,避免焦虑和生闷气,生气时有可能会出现肝气不舒,从而有可能出现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平常要控制好情绪,舒畅心情、减少生气。
7. 定期体检:尤其对于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群,应定期做胃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若自己近期食用过多不易消化的东西,感觉胃部胀痛,可以先通过清淡饮食、减少摄入量,口服常见的吗丁啉、阿嗪米特等促消化药物缓解,但若伴有呕吐不消化食物、甚至几日未排气等症状应引起重视,不可盲目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指导和治疗。
受访医生: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宋杰
答:不建议使用狗尾草点痣,狗尾草不是专门的医疗点痣工具,没有经过医学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用狗尾草点痣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而且无法像专业医疗手段(如激光,电灼等)那样精准地去除痣细胞,还有可能刺激痣细胞发生异常变化,甚至增加恶变的风险。
点痣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常见的点痣方式有激光点痣和药物点痣。激光点痣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产生的高能量,精准地破坏痣细胞,这种方式相对精准,对周围正常皮肤损伤较小,恢复快,还能减少感染风险。药物点痣则是通过腐蚀性药物,将痣腐蚀达到去除的效果,但这种方式不好控制腐蚀深度和范围,容易伤害周围皮肤,也可能因去除不彻底而复发,现在用得相对较少。
此外,点痣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同时也要注意防晒,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引起色素沉着,影响恢复后的美观。
受访医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周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黎伊玮
校对 潘雯瑜
责编 张若凡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