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压力太大,女子不停吃吃吃!一查竟患有……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阮萃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当肥胖症遇上心理、精神因素,该如何克服?

刚参加工作的郑女士(化姓)说,初入职场,她压力非常大,每天熬夜加班后,她都会去买甜食吃。她认为,甜食中的多巴胺能让人放松,但她的体重也在1个月内暴涨了5公斤。

▲图为洒了糖霜的甜甜圈。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占玲摄

《指南》指出,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功能,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的改变。精神压力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外周组织受体功能变化。胰岛素不适当的分泌,以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共同作用,促进肥胖症的发生。此外,暴食、亚健康的压力性进食以及服用精神科药物,都会导致肥胖症。

南宁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陈珏莹介绍,暴饮暴食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疾病,看上去是一种生理现象,实际上是隐藏在背后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学上,身体与心理是密切关联的。

她认为,大部分的暴饮暴食行为可以归属于情绪化饮食,意味着摄入饮食的出发点是为了回应人的情绪感受,而不是出于饥饿。很多人在感到紧张、焦虑或面对压力以及有愤怒情绪的时候,会选择暴饮暴食,尤其是食用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希望借由味觉的刺激找到宣泄的出口。实际上,情绪化进食不能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绪,反而会加剧情绪的不稳定性。

肥胖和精神、心理这两大因素相关,而且容易相互影响,陷入恶性循环,该如何应对?对此,《指南》指出,肥胖症不仅是病理生理问题,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因此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肥胖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南》建议,对超重或肥胖症患者进行初步的精神心理评估,并由精神心理专业医师作出诊断。

广西心理咨询师黄剑称,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减肥,能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让人自动降低进食量,而不是刻意节食。

黄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坚持营养搭配得当的饮食方式,让身体学会处理焦虑。同时,在身体感到焦虑、紧张、抑郁时,应当尽量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法,比如运动、逛街、聊天等方式来缓解,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罗琦说,不少肥胖症患者的内心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等情况,对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很重要。同时,肥胖症患者应学会提升自我以及接纳内心情况,多走出家门,多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交群体,通过与外界沟通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坚持减重治疗的信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