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传说中的歌仙,是银幕和舞台上的经典,是壮族民间故事里一位留下万千山歌的奇女子。你知道的刘三姐,是什么样子?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层峦叠翠间,我们踏歌而行,寻找答案。
在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的桑叶地里,50后“刘三姐歌谣”国家级传承人谢庆良是一位农民,可草帽一脱,彩帽一戴,他成了舞台上用山歌唱响国家政策的闪亮明星。
在宜州区的中山公园,山歌搭子们从四方集结,用最顺口的“刘三姐调”即兴填词,唱出一天的好心情。
在宜州区刘三姐故里景区,“刘三姐”“阿牛哥”与游客扮演的“秀才”对歌,电影《刘三姐》里的情节在此上演。
在宜州区第一小学,刘三姐歌谣成为一二三年级固定开设的特色课程,山歌的种子,在童年生根发芽。
当种子长成大树,许多怀揣梦想的少男少女,从张艺谋艺术学校走出,成为桂林市阳朔县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里的星与月。
山水融成五线谱,八桂大地早已是歌的海洋。每一句山歌响起的方向,我们都依稀看见了刘三姐。
编辑 肖海燕
责编 杨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