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利用“互联网+”看诊,她让健康知识触手可及丨健康传播力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伊玮

“我们不仅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作为长期在一线的孕产妇安全守卫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曾雅畅愈发在工作中感受到,“大健康、大卫生”的概念渐渐被大家理解并关注。

.

利用“互联网+”,让科普更便民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医学科普迎来了新的机遇。得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在线诊疗平台的优势,在孕产期这个特殊阶段,除了线下看诊,曾雅畅也特别注重与孕妇的线上互动和科普教育。她认为,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学科普宣传,不仅能为市民提供疾病常识、健康生活方式等丰富信息,还能及时为市民答疑解惑,实现便捷的线上就诊。

▲曾雅畅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线诊疗平台为市民答疑解惑。

“我怀孕时,经常在线上咨询曾医生,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她在线上教会我使用健康数据可视化工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孕期体重增长趋势,这帮助我更好地控制体重,预防妊娠糖尿病。”一名宝妈表示,曾医生还在线上向她推送过不少健康科普文章,从中学到了很多孕期保健知识。

曾雅畅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她还线上接诊过外省患者。“之前有名来自贵州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找到我,说她3次妊娠的孩子都没能存活,因20~29周重度血压高,剖宫产2次引产1次,她感到很失落、无助。”曾雅畅给她科普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规律特点及现在最新的治疗方案,并从孕早期就通过互联网指导她抗凝用药,通过检查结果指导她调整药量,同时严格按照科普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指导她在孕期运动、热量、营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最终这名孕妇安全妊娠到足月,并在我们医院剖宫产出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享受科普,扩大健康“朋友圈”

2022年,曾雅畅获聘广西科学传播专家,更加积极地参与健康义诊和科普宣讲活动。她参与设计的视频曾获得自治区科技厅举办的广西十佳科普视频大赛二等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她分享了多篇关于孕产妇健康的科普文章,如“自然剖宫产”的选择、复杂性疾病的分娩、孕期甲状腺癌的治疗等,获得广泛的转发和关注。

▲曾雅畅围绕“硫酸镁治疗中对产儿影响的再认识”进行知识分享。受访者供图

曾雅畅表示,作为医生,要真正做好健康科普工作,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和认识到科普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热爱科普事业,更要以一种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去传播医学知识,实现作为医者的誓言——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曾雅畅在进行科普宣讲中。受访者供图

“科普在为市民带去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我的‘朋友圈’,我也很高兴能收获孕妈们的信任。”曾雅畅说,她十分享受科普的过程,并在传播健康知识的路上与许多孕产妇成为好友。

▲曾雅畅为市民进行母婴科普知识讲解。受访者供图

“整个孕期我都是找曾医生看诊的,又专业又温柔,在我焦虑的时候,曾医生常会指导我进行适合孕期的瑜伽练习,教我如何放松心情,很暖心”“最开始我不懂怎么线上看诊,曾医生就手把手教会我,很有耐心”……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很多孕妇给曾雅畅留言、点赞。

不断创新,为科普注入更多活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健康科普工作也在不断创新。“我们要与时俱进,让科普知识更鲜活。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孕产妇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孕期风险,以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如AR、VR来提供沉浸式分娩模拟体验等。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科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孕产妇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直观的学习体验。”曾雅畅谈道。

▲曾雅畅受邀参与新华社拍摄的科普节目。

对于如何让科普内容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曾雅畅也在不断学习并探索着。“当下,科普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定制个性化内容,如开发科普主题游戏,举办科普挑战赛等。”曾雅畅表示,尽管科普的实现形式多样,但科普的内核是最关键的,医务人员要用心思考受众的需求,采用科学的、趣味性的、思考性的形式去呈现健康知识,提高受众对科普的兴趣和参与度,这样才能为医学科普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