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伊玮
“白内障熟了才能做手术?”“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近视会遗传吗?”在有关眼健康的网络热门科普节目中、在医院微信视频号里,常能看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徐帆侃侃而谈的身影。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传播健康知识,他始终在追光的路上,努力为更多人送去光明。
让主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在徐帆看来,让更多人从被动治病到主动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是他从事科普工作的初心和目标。线上,他活跃在科普节目、短视频与直播中。线下,他走进校园、友邦,为市民带去健康知识,为患者送去光明与希望。
▲徐帆走进校园开健康讲座。本文均由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在科普过程中,尤其是援外期间,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些白内障老年患者由于缺乏眼健康知识,认为要到完全看不到了才用进行手术,因此耽误了病情。”徐帆表示,不管是眼科还是其他领域,健康科普工作都至关重要。
2022年,徐帆获评2022年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优秀专家,这对他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也让他对如何做好健康科普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徐帆参与健康义诊,为市民做眼部检查并讲解爱眼护眼健康知识。
科普工作为友邦带来实在福祉
老挝、柬埔寨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高发地区,由于眼科医生相对不足、技术缺乏,当地很多白内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诊疗。2021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与共享基金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向老挝和柬埔寨派出眼科医疗队进行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徐帆也是该援外医疗项目中的一员,担任过3次该项目广西医疗队队长。
援外期间,除了提供诊疗服务,徐帆和队员们还经常给当地的群众进行科普宣传,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什么是白内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打消他们的顾虑,提高了他们对眼健康的重视。
▲援外期间,徐帆给当地民众讲解眼疾病知识。
科普工作不仅为友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也为我国眼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共享基金会与广西医疗队的通力合作下,截至今年5月,该项目已在老挝、柬埔寨完成超过7100例白内障手术,手术效果良好。
创新传播方式令科普更出圈
互联网时代下,科普方式也愈发多元化,如何引导百姓关注并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对此,徐帆谈到,“普”字尤为关键,即采用普适化的语言,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使用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视频,以及进行一些情景剧的演绎。
▲第一届“明眸广西”眼健康科普大赛上,徐帆围绕“如何开展眼科科普”进行分享。
徐帆还经常受邀到南宁及市区周边地区小学和中学进行科普宣讲,重点讲解近视防控等青少年眼病相关知识,为学生带去爱眼护眼的实用知识。
▲徐帆参与健康科普节目画面截图。
2022年11月,依托于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构建的“广西眼健康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广西眼健康重点实验室的一员,徐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化技术在广西的研发和落地应用。“接下来,我打算更多地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科普创作,争取创造出更多让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