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为完成“三高”标定试验任务,这名85后甘做“反向候鸟”丨青春理所当“燃”⑥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俏华

近日,广西玉柴集团向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颁发汽车作为奖品,获奖者中,85后工程师梁世周尤为引人注目。他的工作经历独特且充满挑战:盛夏,在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接受超40℃的酷热“烤验”;严冬,则与黑龙江漠河零下45℃的寒冷为伴。此外,他还登上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带领团队开展一系列严苛的发动机性能优化试验。

.

梁世周是玉柴股份研发总院整车试验组组长。近年来,他率领的“三高”标定试验团队在极端环境中,累计记录了超50万条试验数据。

毅然决定转型 参与“三高”标定试验

“三高”标定试验,即高温、高原、高寒条件下的发动机性能试验,是发动机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09年,梁世周毕业后加入玉柴。经过9年的装配、试机等岗位历练,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众多荣誉。然而,为了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规划,他毅然决定转型,2018年,他加入玉柴股份研发总院整车试验组,开启了发动机“三高”标定试验的新征程。

▲梁世周获得公司颁发的汽车大奖。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三高”标定试验团队每年需在艰苦卓绝的“三高”区域工作超过200天。因此,梁世周和家人聚少离多。妻子理解他的工作性质,承担下照顾家庭、携老扶幼的责任,让他更好地投身到国产发动机研发事业中。

如同逆行候鸟 勇于挑战极限

在梁世周和团队的试验生涯中,他们如同“反向候鸟”:夏天,他们奔赴最热的地方;冬天,则前往最冷的地点。

在吐鲁番的火焰山,地表温度超过80℃,他们冒着高温进行试验;在零下45℃的漠河,他们穿越银装素裹的大兴安岭,克服严寒和恶劣的路况进行试验。

▲在吐鲁番,车辆陷入沙坑,团队成员下车解决问题。

▲梁世周带领团队挑战高寒地区。

最令梁世周自豪的是2023年登顶海拔5231米的“生命禁区”——唐古拉山的那一次试验。面对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奇幻莫测、路况恶劣等重重困难,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实现了玉柴发动机高原试验的新突破。

▲玉柴“三高”标定试验团队登上唐古拉山,图片中间为梁世周。

近5年来,梁世周带领团队完成了296台整车试验开发工作,累计行驶里程高达到500万公里,采集试验数据记录50余万条。依托这些成绩,玉柴完成了18款国六发动机的开发,成功突破了多项国际垄断与“卡脖子”技术,为中国动力迈入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降本增效显著 每年为公司节省百万元

梁世周不仅注重试验的严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还积极寻求试验过程中的降本增效。

近年来,梁世周带领团队建立了满足全场景应用的发动机及匹配整车适应性验证与评价体系,完善了“三高”标定测试用例,构建了“三高”标定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一次性成功率,缩短试验开发周期,实现了年度100万元的直接精益试验降本。

面对集团嘉奖,梁世周谦虚地说,他将继续以“死磕到底”的精神,为国产发动机的研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报道

人脸识别→人形识别,90后IT男让稳定器更懂follow丨青春理所当“燃”①

把广西文化写进歌里,这个说唱组合够不够“6”?丨青春理所当“燃”②

从小众走向大众,这名95后让更多广西青少年爱上击剑丨青春理所当“燃”③

为更好地实现“无人机+”应用,他瞄准了飞手人才培养丨青春理所当“燃”④

牛!他每天开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回家”丨青春理所当“燃”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