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非遗茶会⑫ | 福建安溪铁观音:馥郁兰香沁心田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发布时间: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妙解,道出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画卷,每一卷都飘着清幽茶香。小小茶叶,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不轻的分量。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时,广西各地为庆祝“三月三”举办各类春日集会。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广西日报-广西云联合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推出潮起春茶“上春山”——“三月三”全国主流媒体特别联动报道。在五湖四海的春色间,携那一抹春茶绿,邀您一起领略中国非遗茶里的匠心独运,共赴“非遗茶会”。

本期,我们走进福建安溪,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领略精工细制下馥郁独特的“观音韵”。

.

“开茶咯!”沉睡一冬的青翠茶山,正等待着这一声声来自春天的嘹亮喊声。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敬茶祖、祈茶福是安溪的传统民俗,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土地的深情厚爱。在春来之时“喊山开茶”,用一杯清茶敬天敬地敬茶祖,祈愿一年好丰景,寄托着茶农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是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传承。

▲茶农进行敬茶仪式。安溪宣传部供图

茶界双世遗,中国百茶都。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而盛于现代。清雍正、乾隆年间,因安溪所产茶品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

▲安溪县降雨丰沛,全年四季分明,适合茶树生长。安溪宣传部供图

▲烟雨缭绕中,茶田连绵。安溪宣传部供图

灵山秀水出好茶。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实际,发明了一套独特的“半发酵”铁观音制作工艺,被称为“最高超的制茶工艺”。2008年,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时至暮春,初夏将至,是铁观音采摘的最佳时节。安溪宣传部供图

▲因铁观音制茶的所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故有“好茶不好制”之说。安溪宣传部供图

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采摘工艺有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初制工艺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工艺有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

在制茶工艺中,还需要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灵活掌握各道工序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是在人为控制和调节下,先经晒青、凉青、摇青等步骤,使茶青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独特的“绿叶红镶边”现象,构成独特的“色、香、味”内质。

▲安溪铁观音茶叶外形紧结,条索肥壮。安溪宣传部供图

安溪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茶香”闻名于世。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韵味无穷。

▲安溪铁观音具备好看、好喝、好闻三个特质。安溪宣传部供图

三叶一心半开面

采摘四季藏香茗

在AI绘制的梦幻里

细品令人心醉的“观音韵”

相关新闻

非遗茶会① | 广西六堡茶:红浓陈醇扬四海

非遗茶会②丨海南五指山大叶红茶:色如琥珀香四溢

非遗茶会③丨湖北恩施玉露:毫白如玉“蒸”好茶

非遗茶会④丨浙江西湖龙井:翠郁甘美传千年

非遗茶会⑤ | 江西婺源绿茶:汤清润厚藏经年

非遗茶会⑥ | 云南景迈山普洱茶:兰香浓醇味久酽

非遗茶会⑦ | 湖南安化千两茶:风华磅礴茶韵香

非遗茶会⑧ | 河南信阳毛尖:醇香高雅楚韵扬

非遗茶会⑨ | 江苏碧螺春:浓郁奇香蕴意绵

非遗茶会⑩ | 贵州清池贡茶:贡品佳茗味悠长

非遗茶会⑪ | 四川南路边茶:红醇纯香韵绵长

非遗茶会⑬ | 福建武夷岩茶:岩骨花香气自华

编辑 丁春霞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