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以案说法 | 微信上卖假包、空调货不对板,法院:卖家退一赔三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斯/文 何定坚/图

网购到假货,你是选择一退了之,还是积极维权?梧州藤县的周某花1.15万元网购了个假包,南宁的任某网购的空调货不对板,他们分别将卖家告上法院。最终,法院认定两个卖家的行为均属于欺诈,判决他们退一赔三。

案例1:微信上买到假包,获赔3.45万元

郭某在微信朋友圈专门出售名牌包,藤县的周某看中一款法国品牌的手提包,双方约定售价为1.15万元。郭某承诺该手提包是在法国专柜购买并附带购物小票。按照约定,周某通过支付宝账户支付定金3000元,后又支付货款8500元。

周某在收到手袋后却没收到购物小票,她通过查询手袋的物流信息,发现寄出地址为中国香港而非法国,于是怀疑手袋为假货。周某根据郭某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在线鉴定平台进行在线鉴定,鉴定结论为:所示图片与该品牌标准品相应部位存在明显差异,此商品经在线初审结论为“不通过”。

周某将评估报告通过微信发送给郭某,要求郭某退货退款,被拒。2023年6月23日,郭某不仅没退款,还删除了周某的微信。一怒之下,周某将郭某告上梧州市藤县人民法院,要求郭某退一赔三。

法院认为,虽然周某提供的鉴定评估报告是其单方申请鉴定,但是郭某收到报告后未作出回应,故周某依据郭某在微信朋友圈指定的鉴定平台、方式进行鉴定得出的鉴定评估报告,应对郭某具有约束力。另外,如该手袋寄出地为法国,国际物流信息一般可以反映清关信息,但周某提供的物流信息显示寄出地为中国香港,缺少清关信息等,法院认定涉案手袋为假货。郭某知假售假,构成欺诈。

近日,法院一审判决:郭某返还货款1.15万元,并赔偿3.45万元给周某。

▲网购到货不对板名牌包包,买家索赔。定坚画

案例2:空调货不对板,买家获赔4674元

无独有偶,南宁市江南区的任某网购空调时,也遭遇了货不对板的情形。

2022年5月,任某花1558元,在网上戎某的店铺里购买了一台A品牌空调,可收到的空调却是B品牌的。他向店铺客服询问,客服回复其品牌是B品牌用的是A品牌的压缩机。任某遂与网购的平台客服沟通退款退货事宜,但戎某一直拒绝退款。最终,网络购物平台向任某退回货款1558元,任某将卖家戎某告上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要求戎某退一赔三。

法院认为,戎某在网上店铺售卖产品名称为A品牌空调,但实际发货产品品牌名称为B品牌,其行为已构成经营者欺诈,应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但因网络购物平台2023年4月已向任某退回货款1558元,法院判决戎某向任某支付货款价格三倍的赔偿款4674元。

法官提醒:

网络知假售假可能面临三倍惩罚性赔偿

目前,两起案件的判决均已生效。

主办法官提醒,随着网购的兴起,网络售假案件日益增多,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品牌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商铺是否有品牌方的授权证书,并就商品价格、质量与官方旗舰店产品进行比对,在销售过程中也要注意留存如商铺对售卖商品的描述、与客服的聊天记录等,以便于遭受侵权时进行维权。

网络商家在销售商品时也应注意,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知假售假,误导消费者。一旦涉嫌售卖假货,可能会面临三倍损失的惩罚性赔偿,严重者甚至会触犯刑法。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杨波 吴思思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