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文 尹世斌/图
3月6日、7日,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跟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在玉林境内沿着南流江、九洲江的各支流沿岸,感受当地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给江河带来的巨大变化。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8月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九洲江、南流江、北流河等水环境方面的立法需求,持续发力推动水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目前九洲江、南流江、北流河已实现全流域立法。河水哺育下的乡村焕然一新,新兴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仁东江
从前污水直排,如今精准治污
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村民祖祖辈辈依水而居。水,就是如今的南流江二级支流仁东江,全长约22公里。3月6日,采访团一行走进鹏垌村,只见村内的古石桥、古城墙、碉楼及护城河等遗迹保存完好,岭南特色民居经修缮后变成兼具古朴和现代气息的展示馆。
▲鹏垌村航拍图。
“以前,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排放是南流江的主要污染源。”玉林市玉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承坚介绍,在很长一段的时间,仁东镇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排进入仁东江,生态环境一度恶化。
群众代表提出建议后,在鹏垌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督办下,鹏垌村目前已经实施“厕所革命”,建设村级户厕所污水管网收集和集中处理,由分散排放转变到管网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雨污分流,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大标排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鹏垌村新貌。
此外,2011年~2023年,玉州区先后投入1.16亿元,在43个行政村建成69座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4%。玉州区人大常委会也提出建议,每月对玉林市考核的南流江流域水质断面及各镇(街道)考核断面进行采样监测分析,及时通报监测结果,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仁东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体。
马嘶河
从黑臭到清澈,好生态更宜居
3月7日,在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弯弯绕绕的马嘶河边,300多亩油菜花盛开,铺成一片金色“地毯”。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在这里赏花、扑蝶……
洞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为告诉记者,这里也是村里的人大代表和村民进行“夜话”的地方,大家定期围坐一起,讨论对村子建设的意见,关注村里环境整治的突出问题。
“马嘶河穿村而过,灌溉了整个洞心村的良田,也直接影响着九洲江的水域环境。”吕为见证了马嘶河的整治过程,从黑臭到清澈的样子,这也是九洲江水环境变化的缩影。
▲洞心村航拍图。
九洲江是一条跨粤桂两省(区)的独流入海河流,全长162公里,流经陆川县、博白县,注入广东廉江市鹤地水库。
陆川是全国的生猪养殖大县,养殖污染是九洲江的最大威胁。2018年1月1日,《玉林市九洲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对职责分工、联合执法、禁养区和限养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规定。2022年,陆川县对九洲江(含支流)两岸河堤围垦种植农作物进行清理,马嘶河的河面变宽了,河水也变清了。如今,马嘶河常年保持Ⅲ类水水质,河道两旁竹林茂盛,还经常可以在稻田边看见成群的白鹭。接下来,将围绕周边乡村建设稻香、鱼肥、果甜的生态宜居田园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