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黄婧 刘豫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报纸应该办成什么样子?不仅要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还得请专家来把关。近日,来自文化、教育行业的名师名家纷纷畅谈青少年阅读,为《当代生活报·南国少年》周刊(以下简称《南国少年》周刊)改版建言献策。
▲名家名师为《南国少年》改版建言献策。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杨天雄摄
谈阅读:孩子喜欢看些什么
现在的阅读,哪些内容更对孩子的胃口?上学期末,一份学生阅读小调查在南宁市月湾路小学进行,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各抒己见,分享他们的“梦中读物”。
你可能想不到,参与调查的三个年级,孩子们竟然都喜欢有作文和书画作品展示的读物。“学习优美词句,今后写起作文来更有料!”“我写作还不错,就想看看其他优秀的作文”……大家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对好作文是真的喜爱。
▲孩子们在交流自己喜欢的《南国少年》版块。校方供图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四年级学生爱看中外寓言故事;五年级学生想涉猎科技、时事等内容;六年级学生常浏览英文知识和美食专栏。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副校长何文波认为,同学们挑选读物的“口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小学生的阅读喜好。
中小学生喜欢读什么?来自南宁四中的南国小记者刘翀屹说,他喜欢读书看报,尤其是文学类的报纸和书籍。如果给青少年的读物,色彩艳丽内容丰富,能把时政大事用比较有趣的方式刊登出来,他更爱不释手。
谈陪伴:孩子需要精神食粮
当下读物种类繁多,怎样的精神食粮,更适合陪伴孩子们成长?一直关注青少年阅读的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有话说。她表示,网络时代数字阅读虽然快,但纸质阅读更能深入人心。中小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阶段,纸质阅读更合适。
南宁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广西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陆云认为,虽然学生通过网络,能迅速获取大量信息,但这是一种相对浅层次的阅读。对中学生来说,经典阅读必不可少,同时读报也很重要。报纸是具有时代感的阅读刊物,学生通过读报,能更好地把握生活和时代的脉搏。
▲陆云正在阅读《南国少年》。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订阅《南国少年》周刊,在读报中收获许多成长。”南国早报“十佳小记者”的家长赵文婧坦言,《南国少年》周刊最让孩子感兴趣的,是它能让孩子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周刊上的作文和书画作品展,是孩子每周都“蹲守”的版块。同时,很多南国小记者的活动会在周刊上报道,每次参加完活动,孩子都有很多惊喜和家长分享。“我也会鼓励和引导孩子,把他参加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下来。”赵文婧说。
谈改版:希望增加这些栏目
新学期刚开始,《南国少年》周刊就将以新面貌与读者见面。对新版周刊的出街,专家、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充满了期待。
广西教育出版社教研员卢耀珍曾在南宁市教科所做了多年小学语文教研员,特别关注如何调动孩子写作的兴趣。她建议《南国少年》周刊可以联动中小学校,围绕孩子感兴趣的校园活动发起主题征文,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进来。
“义务教育段的孩子渴望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别人的成长过程。”南宁市银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俊提议,可以用当下孩子喜欢的漫画方式,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校园霸凌、人际关系、成长烦恼等。
“一份面向孩子的报纸,语言应该更充满童趣,色彩要丰富,图片要多。”南宁市新阳路小学校长孟琳表示,孩子阅读习惯与成年人不同,他们会先看图,然后才看文字,所以视觉感观非常重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