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丽
春节前,贵港的刘女士得了一种皮肤病,疼痛难耐,坐卧不安,整个春节一口肉都不敢吃。后来她从医生口中得知,这种皮肤病俗称“蛇缠身”。
患“蛇缠身”寝食难安
“我以前没听说过有这种疾病,光听这个病的名字就吓了一大跳。”刘女士说,腰部疼痛得厉害,晚上难以入睡。为了减少疼痛过好春节,除夕夜她还去打点滴。
无独有偶。邕宁已退休的黄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春节前,黄女士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感觉到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还有轻度的发热。她以为是感冒,并没在意,自行吃了些感冒药。没想到,第二天腰间长出了一些水疱,而且很痛,衣服摩擦到更是刺痛难耐,晚上痛到睡不着觉。家人赶紧把黄女士送去医院,医生告知这是患上了“蛇缠身”,而且比较严重。经过住院治疗,黄女士腊月二十九康复出院。
据民间传说,这个“蛇缠身”如果被缠上身体一圈,就难救了。真有这么凶险吗?“蛇缠身”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有怎样的危害?平时如何预防?
“蛇缠身”就是带状疱疹
记者随机采访部分市民,不少人感到很惊讶,表示从没听说过“蛇缠身”这种疾病,并很想了解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自己是否在易感人群之列。
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怀忠介绍,民间俗称的“蛇缠身”“蛇缠腰”“缠腰龙”就是带状疱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持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过度疲劳时,潜伏病毒可被再次激活,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根据资料,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50岁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
50岁以上是易感人群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蛇缠身”这种疾病呢?陈怀忠表示,首先是50岁以上的人群是易感人群;其次是有免疫相关疾病的人群,如肿瘤、血液病、糖尿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肾炎、器官移植、银屑病接受生物制剂治疗、长期服用激素和接受免疫抑制剂等患者;第三是免疫紊乱的健康人群,在长期熬夜、劳累、着凉、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免疫力下降时也可以出现带状疱疹。
陈怀忠表示,如果患上“蛇缠身”,典型表现是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碰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就发疹。皮疹沿着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早期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疼痛或持续1个月以上
刘女士告诉记者,患上“蛇缠身”,最难受的就是疼痛,“有时像针刺一样,有时又像被灼伤一样又辣又痛,太痛苦了”。
“患了带状疱疹,就是会有相关性疼痛。”陈怀忠介绍,除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外,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皮疹出现后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约9%~34%的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严重的带状疱疹患者还可能出现失明、面瘫、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带状疱疹疼痛可能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陈怀忠说。
接种疫苗预防带状疱疹
患上了“蛇缠身”要怎么办呢?陈怀忠建议,首先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条件的可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同时需要及时就医,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关键,可缩短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持续时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在72小时内用药。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带状疱疹呢?专家建议,平时进行适度锻练,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愉快的心情。另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目前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推荐50岁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疫苗,以预防带状疱疹,可远离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困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