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 阮萃 黄占玲
减重手术是减重与代谢手术的简称,指针对严重肥胖人类,以减肥为目的的一系列医疗治疗手段。做了减重手术就能一劳永逸吗?减肥者都适合吗?
减重手术为肥胖患者“减负”
今年37岁的梁先生跟很多“胖友”一样,迫切地想减肥。他身高1.7米,体重超130公斤,腰围130厘米,体重指数(BMI)约为46。我国成人体重指数的正常水平为18.5~24,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视为肥胖。除了肥胖,梁先生还患有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重度脂肪肝和严重打鼾等多年。
由于工作原因,梁先生应酬多,平时饮食无法控制,且运动少。他曾尝试吃代餐减肥,每天早午餐正常吃,晚餐只喝代餐,尽管每晚饥肠辘辘,梁先生硬扛了三个月。但他发现减肥效果有限,脾气却越来越暴躁,家人都难以忍受了。经多方了解后,梁先生决定去医院做减重手术。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胃肠外科、减重代谢外科主任韦建宝给梁先生做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认为他符合减重手术的适应症要求。
韦建宝介绍,他们科室自2019年开始开展减重手术,至今为200多名符合手术指征的“胖友”进行手术,其中体重最重的高达200公斤,手术效果不错,均无明显并发症。减重手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限制食物摄入的“缩胃”术(袖状胃手术)和限制食物摄入+小肠吸收减少的手术(胃旁路手术)。从目前的情况看,梁先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术后半年他将会甩掉多余体重的60%以上,如能谨记医嘱、定期复查,半年之后他的体重还有继续降低的空间,甚至降至正常。
患者不自律被医生“劝退”
需要注意的是,减重手术不是一劳永逸,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韦建宝表示,首先,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其次,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手术前“胖友”要经过专业的身体检查与评估,全面了解身体情况,经“管住嘴、迈开腿”等保守方法半年以上减重无效,并已经出现相关代谢性疾病才考虑手术。减重手术后,患者还要严格自律,仍需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才能保持健康体魄,否则容易复胖。
▲图为一名减肥人士分享的瘦身食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今年30岁出头的张先生,身高1.65米,体重150公斤,患有高血糖、高血压等。张先生住院等待减重手术期间,每晚都点外卖,还经常喜欢点一只烧鸡独自吃。因为医生千叮咛万叮嘱,让他手术后继续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因此他想在手术前放纵一下。医护人员认为,这种依从性较差的“胖友”,未调整好心理和预期的情况下暂不宜接受减重手术,就是勉强接受了手术,效果也不佳。经沟通无效后,张先生被“劝退”了。
韦建宝表示,术后不遵照医生和减重个案管理师的饮食指导,引起术后胃漏、肠梗阻、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可能性增大。
有效减肥需要“能量负平衡”
市民李女士成功减掉10公斤,作为过来人,她给出一份关于上班族的减肥建议。作为“打工人”,一方面要应对繁多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身材管理,建议减肥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定下的减肥目标应结合自身标准。在日常饮食方面,为了有较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可以适当摄入碳水,但所摄入的碳水以及其他食物配比,应当小于日常消耗量。
李女士称,职场人士要减肥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锻炼,比如早上通勤时间可以骑自行车,下班后如果时间宽松可以步行回家,或者坚持跳绳、去公园跑步。“总之,每天都要动起来,让身体消耗一定的卡路里。”李女士说,减肥要抱着乐观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坚持锻炼以及少吃多餐的好习惯。
养生爱好者秦女士表示,有一些运动量不是特别大的运动,如站桩、瑜伽、太极、八段锦、散步等,长期坚持下去,再加上控制饮食,也可以帮助减肥者达到瘦身的效果。
韦建宝说,对于超重或者轻度肥胖的人群来说,合理的饮食控制加运动,是最佳的减肥方案。对于中重度肥胖人群来说,饮食结合运动的方式,获得的效果可能不明显,可以考虑减重手术,不过一定要经过专业医师的评估与指导。总的来说,要想科学有效减肥,要牢记“能量负平衡”原则(指人体摄入的热量小于身体消耗的热量),要“管住嘴,迈开腿”,还要保证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合理,才能享受健康、美丽的人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