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00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长大的年轻人,关注自身发展,也关心社会议题;注重个性,也渴望被认同。他们当中,有在校大学生,也有打拼创业的年轻人。2024年自治区两会,00后年轻人更关注什么话题?他们对广西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和期许?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农颂:期待八桂文化更加绚烂
学水利工程专业的高校学子农颂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文化自信,他有深深的认同感,“广西不仅有桂林山水、花山岩画、‘壮族三月三’,还有火出圈的‘科目三’”。
▲农颂(右)身着民族传统服饰参加活动。受访者供图
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还有更多的八桂文化火出圈,也希望出台相关政策,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形式创新结合,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崔维丽:教育助力乡村孩子追梦
志愿者崔维丽曾参加过乡村支教、爱心助农等活动。“我看到政府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增加收入,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崔维丽接受采访。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苏华摄
今年自治区两会,她关注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期待有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贾鹤林:让“小店经济”带旺烟火气
家乡在北方的贾鹤林,因为南宁的烟火气爱上这座城市。到广西读研的他,关注起灵活就业的“小店经济”。他表示,南宁的“小店经济”丰富多彩,许多年轻人在烟火气里摸爬滚打,努力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同时,也给今天的城市烟火气增加了亮色和活力。广西也出台了相关措施,为发展“小店经济”提供支持。
▲贾鹤林接受采访。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苏华摄
他说,“小店经济”是年轻人创业练手、改善生活的起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柔性监管,确保夜市、小摊、小店活而有序。
李琰婕:扶持大学生回家乡创业
2000年出生的李琰婕,是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一名创业者。一直以来,她很关注乡村振兴与农产品产业发展。她发现近年来广西在乡村振兴上下了很多功夫,各地的名特优农产品陆续打出品牌,一个个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例如,她的家乡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李琰婕在揉捻茶叶,为产品原材料把关。受访者供图
2024年,她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回乡发展,也希望对乡村地区农产品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有更多的政策倾斜,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或者青年有更多的扶持与激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黎伊玮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