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厉害了!手作“多巴胺配色”狮头,广西这12名00后火到海外!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文 尹世斌/图

编者按:剪纸、花灯、舞狮、炮龙……广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春节前后,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深入八桂大地,探访充满节日气息的非遗手工艺产品,追寻古老技艺的传承密码,展现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充分反映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时代魅力。

=========================================================================

广西有12名00后,组成一个狮头制作工作室,在传统的狮头花纹基础上做创新,收获了不少海外订单。他们认为,成为手艺人,能传承手艺并有所创新,是一件光荣的事。

.

产品创新火到海外

“他们的狮头颇具艺术性,很出彩,也很适用于比赛和商业表演。”1月24日,该工作室的一名客户告诉记者,该团队在行业内口碑不错。据悉,工作室也接到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订单。

唐楚凡的团队很年轻,对这份工作十分喜爱。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记者在工作室现场看到,几名成员正在制作狮头,传统的狮头以红色为主调,他们制作的狮头则是粉红、粉蓝、青黄、紫黄等五颜六色的,还有孙悟空、白虎、锦鲤、hellokitty等元素。“我手上这款叫锦鲤,寓意鱼跃龙门,灵感来源于生活,这是我们对自身的生活的感悟。”一名成员说。

▲工作人员认真写狮头。

此外,该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比如摆件、帽子、衣服、抱枕、手机壳等。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要传承,同时也要推陈出新。

12名00后因热爱聚到一起

据了解,团队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室创始人唐楚凡自幼喜爱醒狮文化,高中毕业后,他与好友何昭瀚组建工作室一起承接狮头制作。但创业不易,2020年,行业低迷,后来经营无果,何昭瀚前往广东工作。

▲唐楚凡整理做好的狮头。

2022年,何昭瀚觉得自己还是放不下对醒狮文化的热爱,便又回到玉林,与唐楚凡一起继续创业。随后,行业迎来复苏,一时间,市场需求量增大,收到了很多订单。“我赶紧联系以前舞狮队的小伙伴,说服他们前来工作,有些人把手上的工作辞了,加入我们。”

据介绍,这12名00后都是广西人,曾接触舞狮行业,在行业低迷时期出走,如今重新回归,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热爱。

希望把传统文化做大做强

制作一个手工狮头约需7天,非常考验手工人的耐心与技艺。

▲工作人员正在扎狮头。

“扎狮头的工序分为扎、扑、写、装四步。”在现场,唐楚凡向记者介绍狮头制作工艺流程,首先用竹篾编制狮头的骨架,“扎”这一步决定狮头的形状和结实度;“扑”就是将刷上浆糊的纱纸和纱布按顺序贴上竹胚,这一步讲究快和稳,才能让狮头轻盈并且牢固;“写”就是在白胚上绘制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画万事万物,这也是狮头的灵魂色彩;“装”则是用各种材料对已绘制好的狮头进行装饰,让狮头更加立体生动。复杂的工艺,在这名23岁的年轻人手里显得格外娴熟。

▲工作人员正在写狮头。

玉林市玉州区文化馆非遗办的工作人员梁丹告诉记者,此前曾在当地的文化艺术节上看到他们手工制作的狮头,觉得很惊艳,目前正考虑将这项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狮头,在玉林也曾盛极一时,可惜这门手艺断层了,现在看到这帮年轻人愿花时间制作狮头,有这份情怀去传承这门手艺,我们就看到了希望。”

对于未来,这支年轻的团队充满了希望。他们说:“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做大做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吴思思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