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引擎”与“压舱石”。2024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此,广西将有哪些重点举措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1月23日,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综合处、规划处处长贤海华。
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工业对GDP贡献率达33.4%;全区完成工业投资3400多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至38.7%,成为全区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力量。
▲在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基地,工人在半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车辆组装(资料图)。黎寒池 摄
贤海华说,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广西将以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牵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深海空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打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面,今年将深化应用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重点支持制糖、汽车、机械等龙头企业一体化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帮助和带动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数字转型,打造10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经济兴。贤海华说,今年将加快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合作区各园区整合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全区产业园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平陆运河产业规划布局,打造以临港产业为龙头、沿岸及腹地产业为支撑的运河经济带产业集群,将广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资料图)。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徐天保摄
近年来,绿色已经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围绕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贤海华表示,今年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等消费,构建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持续推动防城港、贵港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梧州、玉林、百色、河池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再制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静脉经济”产业链条。
相关新闻:
实现主要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 | 经济专家谈广西经济①
如何打造广西文旅品牌,促进“流量”变“留量”?专家这样说 | 经济专家谈广西经济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黎伊玮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